秦文公死后一百余年间,秦国数任君主均乏善可陈。中间值得一提的是秦德公将国都迁至雍城(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雍城为秦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后来的秦始皇也是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执政时期大体有了雏形。
直到前659年,秦穆公即位,秦国又迎来一次迅猛发展期。
秦穆公又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也是缪氏先祖。秦穆公是秦国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司马迁老先生撰写《史记》,把他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为君之要,重在用人。无论作为君主还是一个单位负责人,能使人才为己所用,善于用人是关键。在这方面秦穆公无疑是个好榜样。
他善于搜集人才,而且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李斯说:"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用相马专家伯乐和九方皋的相马之术“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来遴选人才,取得了极大成功。
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也都得到了穆公的信任和重用。
尤其蹇叔对秦穆公一番话让他茅塞大开,蹇叔指出:执法严格,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您;对百姓宽容,人民就会拥护您。要想国家强盛,必须教民礼节,贵贱分明,赏罚公正,不能贪心,也不能急躁。
秦国要想称霸,一定要东进中原。秦国东邻便是晋国。初期秦穆公取得了击败晋国,俘虏晋惠公的胜利,后来还帮助重耳回到晋国夺取君位。重耳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晋国很快崛起,并接替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担任了霸主。秦穆公虽然很牛,但比起晋文公还是差了点火候,终晋文公之世,秦穆公只能给他当个配角。
秦穆公眼睁睁看着自己拥立的晋文公当了霸主,内心实在不爽,但的确又不是晋文公的对手,只要默默忍耐,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好在晋文公即位时已经六十多岁,干了八年就挂掉。
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全去世了,秦穆公便想借此机会打败晋国,谋求霸业。他对大臣们说:我曾数次帮助晋国平定内乱,就连他们的国君都是我立的,理应由我出任诸侯的盟主。只因晋国战败了楚国,我才将盟主的位子让给重耳。如今重耳已经死了,我还忍让什么,是到了和晋国一争高低的时候了。”
于是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将去打晋国。但很不幸两次东进(公元前627年崤之战,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在今陕西白水东北。)都被晋军击败,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国东进之路自此被晋牢牢扼住,晋国称霸长达百余年。
但秦穆公及时调整国策,东进不成便西进,东不成就西就。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转而向西拓展,对付秦国世敌西戎诸国。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千余里。号称并国二十,拓地千里,遂霸西戎。终其一生,除了称霸西戎,还灭掉了相邻的梁国、芮国、滑国,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史记》中对秦穆公霸主的认定颇多争议,还有楚庄王的霸主头衔也深受非议。因为在当时,秦国与楚国出身低微,而且与周王室的关系疏远,在讲究名份的春秋时期对他们很不感冒。关东诸国一直将秦国与戎族之国并列,把楚国视为蛮族,均视为野蛮人国家。春秋时期真正的霸主其实就只是齐桓公和晋文公,号称“齐桓晋文”。终秦穆公之世,秦军没能突破晋国的防线,所以秦穆公之霸,只是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只是区域霸主而已,远没达到齐桓晋文的霸业水准。
秦穆公对戎人作战的巨大胜利,得到了周王室的热烈祝贺,周襄王封其为西方诸侯之伯,并赐金鼓,希望他继续擂鼓向戎人进攻。
但很不幸,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这位里程碑式的秦国君主死去,而且有177人为他殉葬,据说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人殉制度反映了秦国社会的落后野蛮一面。秦国很有才干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针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但苏轼对此曾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是这些人感穆公知遇之恩,自愿跟随他而去。当然也不失为一家之言。
但不可否认此举大量毁灭了人才,秦人非常哀伤,作诗《黄鸟》三章来哀悼他们: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说起这位仲行,一个抵得五十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黄雀叽叽,息在牡荆树。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说起这位针虎,一人当百不含糊。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好人一个留。如果准我们买他的命,拿我们一百个换他一个。
需要指出,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中秦孝公带领秦人唱的是改编版的黄鸟,影视需要和历史还是有所不同的。
秦穆公还发明了一个成语。前文说过,秦的建立就是因为非子养马有功,所以秦人自古就有养马的传统,可以说是个马背上的战斗民族。秦人有种称呼叫“老秦人”,意思就是指血统比较纯正的养马时期的秦人的后代,所以对马秦人有特殊感情。秦穆公当政后,发挥这一优势,建立骑兵部队并为每一位士兵配备一把匕首,近战时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便是成语“短兵相接”的由来。
秦穆公的骑兵部队要比搞“胡服骑射”改革的赵武灵王早了300多年。
秦穆公死后,太子罃继立,是为秦康公。康公是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康公送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日到渭阳”,后人便以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或许是人才被用来殉葬毁灭的缘故,他的继承者们又都政绩平平无大作为。值得一提的有秦穆公后第四任秦景公和第九任秦厉公稍有作为,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
秦景公的墓地公然采用了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就是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此墓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秦厉公在位期间,秦国国力强大,蜀人、楚人、义渠之戎都曾朝贡献礼。前476年,派兵拔魏城。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同年,以兵2万伐大荔之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取其城。前457年,他率师与绵竹之戎(今甘肃天水东)战。前451年,筑南郑(今陕西汉中)城,置县。前444年,他派兵攻义渠之戎,执义渠王。
除了这些,秦国在穆公之后秦国终春秋之世,再没能在春秋历史舞台上有过媲美穆公的精彩表演。
直到秦穆公后三百余年,第十五任秦穆公、十六任秦孝公时期,尤其秦孝公时期,秦国通过商鞅的彻底变法,秦国又一次强势崛起,这次崛起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因此秦孝公和商鞅也是秦国发展史上需要浓墨重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