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楼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国庆节后,终于等到了周三的彩虹花晨读,孩子们上完早操,赶忙来到教师,我们亲爱的时老师已经守候在电子白板前,孩子们看到时老师,脸上露出了幸福亲切的笑容,今天,我们又要跟着时老师一起读读文本,诵古诗,别有一番趣味!此词为李白所作,但比较同一曲调的敦煌曲子词,从语言、韵调和意境上看,都表现得相当成熟,当为晚唐以后无名文人所作更妥。经过我们之前的预习,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就带领孩子们在专用笔记本上抄写了古诗,进行了预习,所以,经过时老师的讲解和点拨,孩子们更加深切的明白了词的韵味!本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但却渗透着词人浓浓的思归之情。词的起句就在暮色烟霭的描写中融进了词人的心情,营造了一种惆怅落寞的气氛,这种气氛笼罩着全篇,使整首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当中。全词的结构也如同这如织的烟色,处处都传达出一种思归的愁绪,如令人伤心的寒山,漫入高楼的暝色,急飞归家的宿鸟,迎来送往的驿亭,相互交织又相互映衬着一个词“归愁”。从词人的视角上看,“有人楼上愁”是本词的中心。词先不讲高楼上的人,而先叙人从楼上望到的景色,以勾起人伤怀的暮景再带出伤景的人。下阙承上启下先写玉楼上的人,但后几句又都是写引发人产生“归程”之思的景物。全篇的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我指导学生带入画面感,假使他们自己是作者李白,在此情此景下,你有怎样的情感流露,心情如何?孩子们愈发理解的透彻了,在男女赛读,小组长领读,师生对读中体会作者的愁绪!,“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正是这种生命感应的体现。一个“入”字表现了词人将大自然视作有生命感的主体,也恰切地表达了人的情感节律与自然节律的相互呼应。“宿鸟归飞急”,则是以动物的生命节律衬托出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它表明大千世界,冥冥之中,人、动物、宇宙都在按同一种生命的秩序感在律动。古人正是在这种面对黄昏的生命体验中表达着对大自然生命节律的感应、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可惜的是,在今日的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人们已失去了这种对自然的节律感,高楼大厦遮挡住了落日余霞,挤在汽车铁壳中急着归家的人们,在堵车的路反倒是上心如火燎,所以,我们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们精心学习,倾心 mag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用心享受古诗词中古人带给我们的或美好或万般无奈或多愁伤感的情感!我积极引导,并启发我班的孩子理解全诗,走进意境中,为之后的诗配画做了潜移默化的铺垫!果不其然,同学们在诗配画中各显身手,一张张作品让人爱不释手……除了欣慰,更是随着彩虹花的脚步,一路辛勤耕耘,一路幸福育人…… 晨读十分,清晨的阳光正好直射进教室里,我们拉上了窗帘,孩子们总算能安心清晰的跟随时老师学习古诗词了,可惜我拍的照片效果不尽人意。而且在给孩子们精美的诗配画拍照时,又是忙了一天之后的晚上,带到宿舍,光线又不好,所以只能平摊到宿舍的地板上,一张张的反复找角度,结果呈现的还是有些昏暗!但是,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跟随彩虹花一起学习的意念和信仰!我会带着孩子们继续创造美,传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