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刚《万万想不到》的读书笔记。
作者:秋思说财
该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在当当阅读借阅3天万维刚的《万万没想到》一书,利用2天时间阅读完成。本书是由一篇篇独立文章组成。分为3个部分,第一是反常识思维,论述了一些与我们日常思维不一样的观点内容。比如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健康的经济学等。主要探讨的是人性。第二部分是成功的解药,论述了一些成功方式的深层次观点,比如匹夫怎样逆袭、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笔记本就是力量、用强力研读书、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等。主要探讨的是励志。第三部分是霍金的答案,论述了一些物理学等方面知识的观点。比如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怎样才算主流科学、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医学研究能当真吗?等。主要探讨的科学知识。我比较喜欢第二部分,与我们的励志需求更密切。
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新颖性,本书很多观点与流行说法背道而驰,可以改变很多错误的观点。二是深刻性本书提供了很多“元知识”的内容,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判断知识是否可信的准则。三是可读性。语言生动,有很多案例,引人入胜。
此篇是“练习一万小时能成才吗?”文章的读书笔记。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现在的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
一万小时理论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的《异类》一书。此书影响巨大,他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需要练习一万小时。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而练习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万维刚把自己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第二,要把练习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第三,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意“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服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之间是“学习区”。
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点,这本书在我们的舒适区内,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点不符,但是我们思考后任然能够理解接受,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有效的练习认为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一旦已经学会,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去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待在哪里。年龄越大的人群中,任何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练。
扎个伯格,世界上最年轻的的富豪之一,害怕留在舒适区,每年自己设定以后各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控力。这些目标跟公司运营无关,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1年是在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3年是想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人生一位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
所以,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
2.掌握套路
刻意练习的关键部分:基础训练。
当一个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或者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他到底练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
是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果,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有点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付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
“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但比硬盘高级得多。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记忆的过程。
两种套路。
第一,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多少。所以,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这些东西都需要记忆力。现在有了书籍和网络,已经不再直接追求记忆力了,但是在古代,记忆力几乎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术能力。
以量取胜的套路同时是容易掌握的。
【比如写作,可以积少成多,逐步积累,坚持就或许能够取得成功。】
第二,有些套路,比如非纯脑力劳动的专业技能,想要掌握就没那么容易。比如学音乐和搞体育。掌握每一个套路都要付出大量的练习时间。
用什么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具体做法:
第一,练好基本功。
比如写作。中国传统的培养方法,一个作家的训练就是读小时,评论小说,然后一篇接一篇地写完整的小时。除此以外就是要到各地体验生活,因为功夫在诗外”
第二,重复!重复!再重复!。
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比如简单的锻炼如跑步、读书、早起,要养成习惯,都需要不断重复,才能长在大脑中。】
第三,高度针对性。
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地练习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3.随时获得反馈。
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是非常之快,而且实实在在。
第一,一定要有反馈。第二,立即反馈。要反馈意见。让实践者立即得到。第三,老师的作用,正是提供即时反馈。第四,学徒制。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
【比如,大学里,研究生、博士生就是学徒制,只不过中国一个老师带的学生太多,管理不过来,造成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学什么呢?至少应该做一些这些事情: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独立或者跟人合作完成项目。到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写论文。
4.刻意练习不好玩。
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时间才是有效时间。
第一,单独练习。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联系中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过程,那你就不是刻意练习。
找一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球,这样的活动令人越快,但是做的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
所以发现所谓的一万小时实在是一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的“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哪些将来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如果不是单独练习,你也只能成为音乐老师。
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只有单独练习才能快速进步。
第二,练习与娱乐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坐下了反复读,而且还有自己整理比较,甚至做练习获得反馈。如果你坚持不了8分钟,你就不适合学这个。
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与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区学习,但娱乐本事绝对不是学习。
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
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但显然我们平常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成为世界级高手的原因。考虑到刻意练习如此的不好玩,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有成为天才这个事情。
5.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自己的孩子猛练的父亲。如莫扎特、马友友、朗朗等。
第一,孤注一掷。想要成功,就得练习一万小时,但考虑到机遇因素,即使你练习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这其实是一场赌博。
第二,奖励机制。一般人当然不用孤注一掷地刻意练习,但还是需要一点刺激才能练下去,因为只要是有用的练习都不好玩。这就需要奖励机制。
第三,兴趣与基因。学习一个技能的初期,智商可能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的作用可能就越来越大了,因为兴趣可以砸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谁能坚持下来。至于基因,科学界研究了几十年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远大于后天因素。
当然,也许兴趣是如达尔文这样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
寻找时候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也许就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
【找到自己的兴趣,刻意练习,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