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之作,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虽然已过去80多年,现在看来仍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好作品。
作品的男主角方鸿渐是靠已故未婚妻的父亲——周先生资助的留学生。留学期间就不好好学习,买假博士文凭糊弄自己父母和周家;感情上也比较随性,轮船上和风流人物鲍小姐发生一夜情。
回国后的方鸿渐接受周家建议在周家银行做事,常因小事惹得周太太不高兴;不爱苏文纨又和她纠缠不清,爱唐晓芙又不好开口,最后因误会和两个女子都分手,因矛盾也离开周家,离开银行,接受赵辛楣推荐去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在三闾大学,方鸿渐看不惯同事间的党派斗争,又因同事调侃陷入孙柔嘉的感情世界里,最终受不了政治斗争和他人排挤与孙柔嘉一同离开那里,在回上海的路上听取赵辛楣建议和孙柔嘉结婚。
回到上海的方鸿渐接受了父母租的房子和孙柔嘉姑姑送的家具,也因赵辛楣推荐在一家报社工作。
婚后的方鸿渐夫妇因一些小事常常吵架,方鸿渐受不了孙柔嘉姑姑的颐指气使,孙柔嘉也不愿接受来自方家的家庭管束。
方鸿渐因义气离开报社,准备再投奔好友赵辛楣,夫妇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
寒冷的冬夜,空无一人的街头,方鸿渐裹紧大衣,又冷又饿的他在深夜里徘徊,昔日名噪一时的留学生,现在却无处栖身……
作者在文章中一再强调,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去。
岂止是婚姻,生活也是一座围城,她包括着事业、爱情、家庭,甚至人际关系。方鸿渐就在一座一座不同的围城里冲进去,又冲出来。
方鸿渐是一个聪明的人,所以他能受到多人的喜爱和关照;他也是一个软弱的、被动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所以他接受别人的资助和馈赠,一再接受赵辛楣推荐的工作;他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他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和精神危机却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他根本没有自己的方向。也因为他不是一个卑鄙的人,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还想保持做人的尊严,所以常常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之地。
方鸿渐是一个没有上进心又没有主心骨的人。他一面接受他人的馈赠,又不想忍受人家的制约;一面接受他人推荐工作,又不愿忍受环境的逼迫和压榨。他不停地奔波,又不停地在形形色色的围城里焦虑不安……
看得人心疼又生气,真有点怒其不争。
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座一座的围城?我们周围又有多少个方鸿渐?他们在感情、家庭、事业的围城里做的并不比80年前的方鸿渐好。
朋友的妹妹w是西安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单位时,工资低,工作还很辛苦,上了半年班就熬不下去,经他人推荐在另一家公司上了3个月,和上司关系不好又辞职了,后来朋友托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家不错的公司,上了一年班,又因和男友闹矛盾不想留在那里。直到现在,她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家公司做几个月,那家公司做几个月,一直没有安稳的工作。
在工作这个围城里,她出出进进,没有自己发展的方向,没有抵抗压力的勇气和力量,没有坚定不移的毅力,所以,她安定不下来。
我家亲戚M,当初不顾父母反对和F结婚,现在孩子都大了,俩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吵架,M觉得很痛苦,认为和F难以生活下去,想冲出这座城却又勇气不足。冲出这座围城是不是又要进另一座围城?另一座围城又怎样呢?她迷茫又惶恐。
现代版的方鸿渐太多了。他们在各个围城里因为没有方向、没有意志力、没有挑战的勇气、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落得一地鸡毛,浪费了青春,蹉跎了岁月。
当然也有一些比方鸿渐勇敢的人,赢得了人生,丰富了生活。
朋友T,很年轻时妻子丢下5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去世,T一度陷入痛苦迷茫之中。经朋友帮助冷静了一段时间后,他把孩子托付给奶奶,自己一个人出外做生意。10多年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几乎没有节假日。工作之余除了学习就锻炼身体,通过多年不断的顽强拼搏,现在手下几家公司都做的有声有色,因为他的勤奋和努力,也赢得不少异性的青睐。T当然也向往婚姻这座围城,但是他的头脑很清醒,定要找到心目中的灵魂伴侣,否则宁缺毋滥。
T比方鸿渐多的是有方向、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所以在工作这个围城里做的很成功。
著名影星陈道明,人长的帅,事业还很成功。他拍片一直有自己的原则:时间太长不拍,距离太远不拍,暧昧的镜头不拍。他所有的理由只为一个,不伤害自己的家庭和妻子。多年来,他把所有的闲暇时间用于家庭,用尽所有温柔对待家人,所以他是全社会公认的好男人,他们夫妻俩是大家公认的幸福伴侣。
陈道明比方鸿渐多的多了。他有常人难以具备的抗诱惑能力。他还有自己坚定的方向,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热爱生活的信心,所以他无论在婚姻这座围城里还是事业这座围城里都很成功。
【围城】这部作品是一个反面教材,它以独特的方式告诫人们,无论在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坚定的信心,努力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只有这样,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明媚。
不光是过去和现在值得人们去借鉴,就是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围城】的理念和格局都值得去学习。所以它是不受时代限制的,是经典之作,是人类社会永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