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中年级的统编版教材出现了“小古文”,它们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帮助学生把握语感、习得方法、获得启迪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读一读,指向语感;疏一疏,指向理解;注一注,指向感悟;迁一迁,指向应用这四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究,试图找到“小古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小古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其文字凝练、节奏鲜明、内涵丰富,充满了语言的魅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中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里所说的“浅易文言文”又称为“小古文”,因为其浅近易懂、篇幅短小,通常为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所以很适合儿童阅读。
随着统编版教材的普及,“小古文”也成为一个新的文体出现在教材中,其中小学中年级阶段甄选了六篇:三上《司马光》《守株待兔》,四上《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对这些“小古文”应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聚焦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小古文”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四年级上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探讨“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一、读一读,指向语感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指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语言的建构初步能力首先是借助语感,然后逐步走向理性。语感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而增长,随着积累的深度和数量的增多而提升品质。”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是抓手,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教学才会水到渠成。
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由于体裁特点,读出节奏是本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时,首先可以划分节奏,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为了巩固节奏,形成“小古文”的语感,教师可以创设《王戎不取道旁李》(卷轴版)的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的文章都是竖着写的,而且是从右往左写,像一个卷轴一样铺开,更没有标点符号。你想不想来挑战一下,读读这个版本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停顿在标点上,节奏在语气中。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此外,生僻的字音、难断的节奏、难懂的意思会让学生觉得小古文“高处不胜寒”。此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范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小古文”的距离,体会其语言美、音韵美。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仔细揣摩,反复诵读,体会其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起承转合。
二、疏一疏,指向理解
学习“小古文”还要对其内容加以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味语言、生发感悟、积累运用。课文中的注释,是学习“小古文”的工具。如教学第一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时,首先让学生来说说这句话讲了什么。理解“尝”和“诸”这两个字,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这个时候,课下的注释起到了“拐棍”的作用,于是,整句句意便浮出水面: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为了保持学生对“小古文”的阅读兴趣,对句意的理解需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如学生对“多子折枝”不理解,甚至会出现误解:很多孩子在折枝条。这时,老师可以展开情景问答: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么多小孩儿都看到了什么?(很多的李子)教师先出示词卡“多子”,让学生体会李子之多,再出示词卡“多子折枝”,于是千颗万颗李子将树枝压低的画面跃然纸上。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四、迁一迁,指向应用
迁移,是对已有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本课的最后,老师可以这样做:同学们,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小故事,《范宣伤指》就是其中一篇。你能用相同的方法试着自己学学吗?
附:
范宣伤指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李亮老师说过:“小学的小古文教学,要把握好三个点,即读通、读懂、熟读成诵。只要简简单单教,不要让过多的分析占据了课堂,扼杀了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小古文”是白话文过渡到文言文的桥梁,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无缝链接的纽带,更是学生触摸中华文脉的通道。其精练的语言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现独特的语言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传统经典和现代表达之间不断努力地找到唤醒的方法,五千年文化,三千年雅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参考文献:
[1] 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习》2018年第1期。
[2] 钱中华《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分析及策略探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