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795天
筑基:《发展心理学》第三讲: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妻子:琼,在晚年写了人生发展第九阶段。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
没有高等学历,知识广博,这个阶段的统一,
夫妻相伴65年。
一生都在完成自我同一性。内外一致,理想与现实一致。
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
人生的启示
ᗤ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艾里克森(1902~1994)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1)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
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2)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3)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
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外表谈笑风声,内心矛盾纠结。
从婴儿开始思考我是谁?想要什么?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思考清楚了,会活的清楚明白。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议题。
ᗤ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
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到12岁开始)。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生的整个时期,关注每个阶段,尤为关注自我同一性。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
口欲期(0-1岁)、
肛欲期(1~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生殖期(11~12岁开始)
三大巨头:弗洛伊德、埃里克森、阿德勒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矣,必将苦其
人生最大的议题很可能就会成为人生最大的优势,成为人生的养份。
1,0-1.5岁 信任对怀疑 母亲 希望信任 恐惧不信任→能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应。
➣第一阶段(0-1.5岁):信任感一怀疑感,希望品质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儿童完全依赖他
➣婴儿能够得到的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的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在需要时得不到关怀,父母的冷淡、漠然或感情上拒绝,则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人怀疑的倾向
➣怀疑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发展中的不安全感、猜疑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的困难
这一阶段危机如果成功解决,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于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伫~、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胆小懦弱等。有些人一生中对他人都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他人,对外不信任。
不往自己身上套。
后天可以培养,关注成功经验,逐渐培养。
婴儿前期教育意义
1.给予足够多的爱、关心、温暖、抚摸;
2.及时的回应生理需求。
过好人生的每个阶段,给足够好的照料。
欠的债早晚也得还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2,1.5-3 自主对羞怯 父母亲 意志自制 自我怀疑。
➣第二阶段(1.5-3岁):自主感一羞耻感,意志品质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会爬、触摸、探索和自己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
想有一种掌控感
自己穿鞋子,经常穿反→不用过多强化,反应过度会成为问题。鼓励尝试,愿意探索。否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对孩子的探索给予保护、欣赏,不大声呵斥,否则用弗洛伊德的话就会固着在这个阶段。
➣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自主的意识,不过,在孩子笨手笨脚的尝试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如果父母的嘲笑伤害了孩子,或一切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度保护,都可能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如果这一阶段自主性多于害羞、怀疑,危机得到成功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冰鸡不决等。
界限的形成来自于这个阶段。
@家长不合适的做法及其危害
一、保护过度,包办代替。
孩子自觉性差、没有主见、依耐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羞怯。
尿裤子,严励打骂,过一会儿又尿裤子了,因为内心紧张、焦虑。越焦虑越控制不了自己。
不用担心,顺其自然地过去。
二、放任自流,太过纵容。
就没有规则,不讲卫生、浪费等生活习惯,不利于社会化。
行为主义的消退。操作性条件反射,对不好的行为不予理采。
阳性强化法:对积极行为进行强化,对不好的行为不予理采。
作为家长,自己应遵守规则。
三、过分严厉,限制太严。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
让孩子有太多的挫败感,会形成孩子的双面人格,自己、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暴力待人。
@婴儿后期教育意义
1、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以获得自主意识;
人心理发展之一就是成熟
2、对笨手笨脚的行为不可嘲笑以免产生差耻感;
及时赞美,一段时间集中强化单一行为
3、给予支持但不可给予包办;
4、给予自由但不可缺失规则。
5、不可故意逗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尊严!
6、不可给孩子贴标签!
⊿1-4实际咨询中也是通用的,没有关系,咨询没有对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想不到也没有关系。让他感觉被温暖、允许,更真实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
无条件全然的接纳。
3,3-6岁 主动对内疚 家庭基本成员 自标价值 无价值退缩
➣第三阶段(3-6岁):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只是简单的自控,他们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
➣如果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件错事,产生内疚感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遇到孩子被其他孩子打,不会应对怎么办?角色扮演,学习新的技能。
ᗤ幼儿期教育意义
1、培养主动进取的精神;
2、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予以耐心;
3、注重孩子和其它小伙伴的关系;
4、多鼓励积极参与游戏,少批评。
5、学会夸奖:夸具体细节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不要夸宝宝真棒,好宝宝!
陪孩子读故事书。孩子就会有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想起来就会很温暖。
4,6-12 勤奋对自卑 邻居、学校 能力勤奋 无能
➣第四阶段(6-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儿童的世界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家庭以外
➣在学校,儿童开始学习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
➣如果儿童中因为自己富有成效的活动而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
➣如果儿童的努力总是被斥为幼稚和做得不到位,他们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父母和家庭以外的成人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找个好老师比找个好学校要好的多。
ᗤ幼儿期教育意义
1、在学习与活动中予以肯定,培养勤奋的习惯;
2、对于不是足够优秀的孩子少批评、多鼓励;
3、肯定孩子努力的态度;
4、多运用暗示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
到一个学校说要做一个心理实验,随意给了一些名单,分两组进行预测结果,那些被挑出来的孩子到后来都不一样了→自证预言。
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
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
多用正向过滤器。多看到努力,欣赏他。
5,12-18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龄群体 领导榜样 诚实自信 不确实感
➣第五阶段(12-18岁):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品质(同一性的形成即个性的形成,也就是获得一致的,良好的,完整的个性)
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躯体和新的态度
必须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将自己各种矛盾的经历整合起来,形成同一的自我
无法形成这种角色认同的人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诚实就是忠于自己,坚持自己的同一。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ᗤ青少年期教育意义
1、父母、教师应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做青少年转变的有力支持;
2、转变态度;
3、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早日达到自我同一。
足够欣赏,甚至把他当成英雄。少年维特之烦恼。
6,18-25 亲密对孤独 朋友、配偶、竞争合作伙伴 爱与友谊 杂乱泛爱
➣第六阶段(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
➣个体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有亲近他人的需要
➣亲近感即指“一种关心他人并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能力”
➣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如果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陷入深深的孤独感,这种情况常常给以后阶段的发展带来困难
7,25-65 繁衍对停滞 同事家庭成员 关心他人与创新 自私自利
➣第七阶段(25-65岁):繁衍感一停滞感,关心品质
➣使人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
➣通过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关心后代体现出来
➣人到中年要能够放眼整个社会,关心他人幸福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繁衍感
➣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于一种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舒适的自我专注状态,生活停滞,人会感到痛苦,忧郁寡欢,不能自拔
⊿很多父母都痛苦并快乐着,烦恼并幸福着。
8,65岁以上 完善对绝望 全体人类 智慧 绝望
➣第八阶段(65岁以上):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一个人必须要能够抱着接受自己和满意的态度回顾一生
➣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
➣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人会有失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晚矣。衰老和死亡的威胁便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
《飞屋环游记》,完成责任的情况下去完成自己的愿望
感恩一切的遇见。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771天,有声打卡第771天,专业提升学习第488天
三、健康打卡4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