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双向交流、共同成长
1.家庭教育并非单向灌输,而是父母与孩子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
2.家庭教育不只是孩子的成长,而且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切勿盲目自信
优秀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不自以为是,而是不忘学习,并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的低能,而不是受教育者乖不乖。
我们的错误对“家庭教育”的误解
仍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家庭主要是身体关怀、物质供给及学习督促。父母们误以为家庭教育就是照料孩子的生活,督促孩子的学习,带孩子参加培训班、辅导班。
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容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学校教育主要侧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家庭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生活常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良好习惯、健康人格、道德建设等。
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父母的作用也是老师不能替代的。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里由父母开始。
我们的错误“错误的家教目标”
深受传统“学历—功名观”影响,错误地认为学习成绩代表一切,并将“成功”错误地与学历等同起来,忽视孩子的真才实学和全面发展。
真正的成功教育,应培养孩子热爱学习和探索精神,关注孩子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志向,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父母摆正心态,制定正确的培养方向,是确保家庭教育真正成功的基础。
我们的错误教养态度随心所欲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情绪化,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智能发展,会导致教育的低效,甚至负效
想要教育好孩子,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1)控制情绪,理性施教。保持平和的态度、稳定的情绪,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平和一致的态度对待孩子,理性地施教。
2)规范言行,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言一行,多积极鼓励、少批评惩罚。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我们的错误教育方法想当然
凡是具有良好效用的教育方法,都有两个必要条件,一遵循规律,二因材施教。要想通过这样的好方法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做到:
1)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掌握教育的规律和原则。
2)观察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分析具体教育情境,了解问题实质,制订教育计划。
3)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孩子的反应和进展状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法。
我们的错误自我中心
我们实施家庭教育,要懂得“以儿童为本”,即以儿童个人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本。父母应视孩子为具有个人尊严和独特价值的个体,而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加工和塑造的原材料。具体指导
1)正确认识孩子。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不能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能把他们当作实现自我意愿的工具。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孩子的成长,内因才是关键。包办代替和高压强迫无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激发孩子的正确动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自强、自律才能达到教育目标。
2)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是双边行为,一边“教”,一边“受教”
3)掌握知识,科学施教。
我们的错误心存偏见
父母的这些偏见太不公平,而且对孩子的教育也极为不利。
1)对孩子不公正甚至错误的评价,会刺伤孩子的自尊,伤害孩子的自信,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对孩子的同伴心存偏见,不仅不利于孩子们正常交往,而且不尊重孩子的朋友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不公正地评价孩子的伙伴明示或暗示孩子趋炎附势,向孩子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对孩子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3)父母轻视孩子的正当爱好,粗暴干涉,甚至出言侮辱孩子的爱好,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也是对孩子人格的辱没。
4)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却不可对孩子的志向心存偏见。
我们的错误不合理信念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蒂斯特所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同样,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对孩子不公正的评价以及错误的言行等,都源于不合理信念。
父母不合理的要求
* 要求绝对化
* 完美化
* 认为孩子一定比别人强
* 不合理的比较(拿短处和长处相比)
* 孩子不能犯错,
* 一旦犯错一定严惩
* 以偏概全,一次否定全部,贴标签
改变观念
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改变阴晴不定的情绪,建立合理信念:
1)孩子就是孩子,应该有孩子的天性。
2)人人都会犯错,何况孩子,孩子只有不断改错才能成长。
3)不以偏概全,不因某些不足抹杀孩子的全部。
4)孩子是有缺点,可以教导其改正。
5)孩子有不足,但也有优点和独特之处。
6)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必急于一时,更不可急于求成,切忌灰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