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在这节提出了「华与华品牌三大理论」即:品牌三角形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文化理论。品牌三角形理论由产品结构、话语体系、符号系统构成;品牌资产理论指的是品牌言说,消费者的口语报道;品牌文化理论则是对「文化」与「品牌文化」进行解读。老师对「品牌文化理论」的解读,让我对「什么是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
华杉老师在文中提到了在营销界普遍存在的“独特的广告文化现象”,广告人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创出了独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广告语言”,广告语言最大的特征是:“消灭句子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功能”。
这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像华杉老师在第91页讲道的:“我们在处理营销传播问题的时候,时刻要注意区分社会心理学和营销心理学。人们的错误,往往就是用社会心理学来处理营销心理学问题。”
为了显得有文化和专业,创出了独特的广告语言,这背后是广告人自身害怕显得没文化,为了有文化而进行创作,这是心理学问题。广告人要解决的是营销传播问题,即:“品牌营销的工作,是沟通和交易,更是一切都基于言说。”
广告人要做的是通过言说帮助企业积累品牌资产,而不是自嗨。这也就是华杉老师讲道的「无我」的精神。
什么是「文化」呢?
《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华杉老师讲道:“华与华对品牌的定义,就是一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每一个品牌,都是一套物质财富,但是有没有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这里让我看到了人与品牌之间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不懂什么是有文化,而又想显得有文化,就被没文化的专业人士带偏了。
华杉老师在这里举出厨邦酱油品牌口号的例子,厨邦酱油在华与华之前的口号是:“金品质,味生活”,华与华之后是:“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老师讲道:“这句话是因为有文化才有效。‘晒足180天’传达的就是广东南派酱油的文化,和北方的酱油以及日本的酱油文化都不一样,消费者因为接受这个文化才接受了厨邦品牌。”
这让我看到了一句真正有文化、有效的品牌口号背后的关键点,放大的是品牌自身产品理论中特有的文化,而不是模仿同行或是对其他行业的口号进行修修改改。
华杉老师讲道:“品牌文化就是品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里让我明白,品牌文化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构成,物质财富通常指的是产品和服务,精神财富是企业普遍忽视,但又是品牌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华杉老师将「精神财富」分为三大类:“情绪财富、人生财富、知识财富”。
这三类让我看到了积累「精神财富」的方向,以及百年品牌能够成为百年品牌的原因,我们现在所见的有很高溢价的百年奢侈品品牌,它们之所以能标价那么高离不开品牌「精神财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