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22:00-22:40
地点:卧室
内容:P25-27
中国哲学主流是儒家与道家,但在在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它们还不过是争鸣的许多家中的两家。那时候学派的数目很多,中国人称它们为“百家”
第一个进行分类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分为六大类:
第一是阴阳家:中国人宇宙观的代表者,阴阳结合,万物相生,生生不息,斗转星移,
第二是儒 家:传授典籍文化的教师,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第三是墨 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第四是名 家:这一家的人,兴趣在于他们所谓的“名”、“实”之辨。
第五是法 家:这一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他们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第六是道 家:这一家的人把它的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
后来刘歆(约公元前46—公元23)把百家分类为十家,除了上述六家之外又新增了四家: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作者对于司马谈的六大分类做了如下修正: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这一篇主要是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如何分类描述出来,后面将分章节叙述,所以本章没有特别的叙述,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是:
原来君子在古代就是国君之子的意思。
小人,庶民则是君子手下干活打仗的人。
在古代学习六艺是贵族的特权,所以官员也是老师,君子和小人成为了现在我们认定的意思,我有时会想为什么会把君子变为道德高尚,而小人就是道德低下呢?
这大概是孔子的功劳吧!”孔子在评论子产时说他有四种德行:“行为态度谦逊、庄重;侍奉君长严肃、尊敬;抚养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理而适当。”孔子对于君子除开本来意识,也赋予他很多品德f特质,所以慢慢君子变成了道德的代名词 而小人本来处于社会的低层,没有机会接触到文化,所以很多时候会遵循原始本能进行活动,而由于资源较少,所以更加需要抢夺更多的资源,所以会对于规则比较漠视,因而道德低下。胡言乱语也不知道对不对。今天就写到这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