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愤的草莓
写几篇文章,怎么搞得跟西天取经一样,还需要打怪兽?
因为我不能说假话。
对于一个上班族妈妈,从2015年8月20日至今4月30日,在7个月内输出100篇原创文章,窃不敢拍着胸脯说“一点困难都没有”。
我必须真诚地讲,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上班、陪娃,我还化身霹雳女侠,打倒三个怪,才最终让文章满百的。
今天,我要把这“三个怪”用照妖镜亮出来,作为“百文”总结。
现在,有请它们粉墨登场——
“无时间”怪
“无素材”怪
“无动力”怪
一、“无时间”怪
一提起写文章,许多人都会问:哪里来的时间啊?
这个“无时间”怪,常常就这么跳出来笑话我们:“看你就是没时间,还想怎么折腾?”
如果这么就被“无时间”怪打垮了,那怎么当超人妈妈呢。想在“下班后”玩点自己爱的,需要挤挤时间,换句话讲,就是将寻找时间的最大化利用法。
其实,如果对 “持续写文章”念念不忘,让时间产生最大利用率,是完全有办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念头,那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可能”。
我的码字大多利用零零星星的时间达成,但其中“构思”的这个重要环节是重头戏,需要相对专注而不受打扰的思考时间,这类时间是需要保住的。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错峰生活”,利用“早起”避开儿子的打扰,因为他还在梦乡(如果不知道如何早起,具体可见点击量8000多的《想早起,就这么简单》)。
那时,心里恰恰明白这时间比黄金还宝贵,精神高度集中,写作效率高涨,生怕浪费了哪怕一毫秒。
文章构思就像是建房子前画的“蓝图”,只要这段时间保障了这项工作的完成,剩下对于房子支架钢筋的搭建、水泥土的填充、布局的设置,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搞定。
至于那些“孩子睡觉的时候不敢开电脑,开电脑的时候孩子已经醒了,所以没时间”之类的,统统都不要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借口。我的解决办法是用蓝牙键盘接上手机,这样写作的动静很小,不会吵到当时还在睡觉的宝宝(具体可以看我的《100天晨间写作之旅的列车即将出发》、《购买和使用无线蓝牙键盘的3点提醒 》)。
“无时间”怪就这么踢走了。
二、“无素材”怪
打败了“无时间”怪后,第二个怪就跳出来了,叫“无素材”怪。
有热心的网友帮我算了一下,我是平均两三天发布1篇原创文章的。
也就是说,每两三天我得有新的主题和素材生成,并且整合成可以发布文章,并且还要排版到公众号上(咳咳,目前还木有找助理)。
这些要素中,第一头痛是“素材”。
我一直相信在写作历程中,人会有“波峰”、“波谷”之分,波峰是灵感不请自来时,像泉水之头源源不断,可以随便急就好长一篇,写完还能被别人点赞;波谷是状态极度糟糕时,不管怎么使命绞尽脑汁,感觉无料可下,写完还被连连吐嘈,心碎了一地。
经常码字,难免遇上讨厌的波谷期,巧妇最愁无米下炊了,别说还不一定是巧妇,对吧。在这100文的路上,期间有一阵“笔头生涩”的波谷期,任由心里多么想赶紧写,只能干瞪眼地看着时间从手指缝溜过。当时有一篇正是应时应景的,叫《写文章的“第一怕”》——实在没货了,直接把当时的真情实感拿来下锅。
当然,有一种叫“语音写作”的方法,可达到笔头润滑的境界,而且1小时可哗啦啦产出5000字以上的文本,效率极其高。
我试过,但发现主要适合日记型等“意识流”写作。由于作者的讲话经软件自动转为文字,很容易出文本,但不一定是能立即发布的文章。由于后期还需要花大力气重新布局与修枝剪叶,才能做到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反而折耗了写作时那种兴奋度。
所以,像这类您现在眼前的这类文章,我还是键对键、实打实地敲出来,除了为了方便思考,也为了满满的诚意啊。
对付“无素材”怪,目前我主要还是在“阅读、觉察、思考”三点下大力气。
【阅读】
用前人的智慧去激活自己的大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需要借由别人的窗户开阔视野,特别是先贤的慧眼。
【觉察】
将阅读了解的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经常性的比对和验证,反观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践行效果如何。
【思考】
将前人智慧与个人践行结果进行再糅合、再加工、再创造,构建自己全新的视野和角度。
三者说得简单点,就是“读、看、想”。
读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心里自然会有憋不住的话,老想找人倾诉,那叫“不吐不痛快”。
但身边没人总愿意听你在耳边念念叨叨啊,于是这些憋不住的话,就只能写出来,变成写作的素材。
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在每周周计划时,可以提前规划下一周大概会写哪几个主题,而不是等到要写的那一天才急急忙忙地从0开始。因为这样从想到写还有一段缓冲期,会有“灵感自来、如有神助”的效果。
三、“无动力”怪
在“无时间”、“无素材”之外,最可怕的还数第三个——“无动力”怪。
一旦没动力就半途而废,想放弃,前面所有信誓旦旦投入的成本转眼成空。
这种没动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没动力,而是像中学时跑800米或1000米那样,站在起点总是信心满满,跑到第2圈心里才开始打鼓,还看不到终点,身体又太累,总想能停下来就好。
这种感觉在现实里是更残酷的。
如果每天总是很用功、很努力、很拼命地写,放弃了所有逛街淘宝、看电影、玩游戏的娱乐时间,但是换来的总是寥寥无几的“点击量”,拼不过东拼西凑、纯粹逗人开心的标题党帖,拼不过煽情两句但无一点落地方法的鸡汤帖,心里难免也会想:“要不算了吧”、“要这么勤快吗”。
这种“无动力”怪,要怎么跟它拼了呢?我用了三招“初心、假想、反馈”。
【初心】
初心是回想当初想要持续写作的缘由,这个素材就可以先写成一篇文章放着(我写了一篇《如果你从高考之后,就没写作》),没动力的时候打开来看看,像大力水手吃菠菜又有了能量。
我的缘由很简单,它能让我快乐,它是我的优势,它让我感觉有意义,这也基本符合三叶草理论当中的“兴趣(快乐)、能力(优势)、价值观”(有意义)。三者足矣,就算不给我钱,我也愿意去做,所以值得持续做。
【假想】
即使是多么信心满满,看到一段时间写作后没有成果(比如没人看啊,没人留言),心里总会着急,会失落。就像《琵琶记》里说的“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苦苦追逐,却总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给我滚回去!”
这时候,还是要给自己打气。看,那些现在你看到的苍天大树,他们都曾经是一棵棵小苗儿长起来的,像罗胖,虽然现在他和团队合作的自媒体那么火,要知道他之前有十余年媒体人的身份;像那些写作大伽,有多少个不是背后默默写作或者思考了10年以上。所有的坚持都需要一段孤独与寂寞的陪伴。
当然,用正能量故事安慰了自己之后,还是需要动用一下假想的能力,自我脑补,想象着文章发布后,好多人点击查看的画面,还有小伙伴在文章中找到成长方法的快乐表情。想象得越真实越好,细节越多越好。
OK,能量又满格了。
【反馈】
假想无法治本,治理“无动力”怪的终极方法是“数字反馈”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就在文章前面加了一句“这是从2015年8月开通公众号至今第**篇原创文章”,还给数字标出红色,以示醒目。
不了解我的朋友,估计以为我是在炫耀;知音才知道,那是我给自己安的自我管理手段,用反馈来激励自己。
这种方法是向游戏学习的,游戏里不是有进度条吗,这个数字就是这个效果。每一次看到那个数字又加1,看着离100又近了一点,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但如果没有那个数字,写着写着,就好像在广阔的草原上迷了路一样,不知道走了多远。
除了以“篇数”进行反馈以外,在每篇的撰写当中,我也会有“字数”的反馈。
我很喜欢使用那些一边写、一边就能实时跟进字数的软件。注意是实时跟进,而不是那种需要点击某个按钮才能看到字数的。
这样,我瞄一眼就心里有底,不必半路停下来好奇地去切换按钮。看着字数拼命涨上去,还不赶紧写出来吗?
另外,写一段时间后,把自己的文章目录,整理出来,看着有成就感,也是一种非常有动力的反馈。这是我的——@发愤的草莓 文章目录。
当我打倒了三个“怪”,完成了100篇原创文,小小地庆贺一番。回头看还有许多惊喜,就像今天早上写完这篇总结,写着写着也蹦出来不少之前没有想到的句式和点子。
这些惊喜包括了——
一是“专题在形成”。不知不觉形成了几个系列专题,有”让word跑快些、日计划、年目标、写作、时间开销、习惯养成、生涯规划、高效学习、练字磨心“等等,于是现在即兴讲话也不知不觉进步了,因为有好多内容可以拿来讲。
二是“文章有得听”。精选了10篇左右的文章变成音频,放在喜马拉雅软件上,不少伙伴反映,听出来的感觉,比看的感觉更棒。没听过?赶紧尝尝鲜吧。
三是“配图可自画”。一时兴起,给个别文章手绘图片配上,别说,画画也是我的一大爱好,只是很费精力,下一步再看看怎么快速成画吧。
100篇原创文章,对于一些生猛的伙伴,可能100天——3个多月就拿下来,因为他们是一天输出一篇的。如果再对比一下月均写一本书的小说家阿西莫夫,我也直接被拍到岸上去了。
所以,写满100篇,不是什么了起的成绩,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为了回头看看,取点经验,继续上路。
下一个100篇 ,我来啦!
文|发愤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