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发愤的草莓
这次聊的话题和写作有关。先来问问你:说起写作,你会想到什么?
什么,写作是作家干的活?
如果你对写作的理解,
还停留在高中800字作文里,
还停留在大学毕业论文里,
还停留在职场通知公告中,
你很难真正爱上写作,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为真实的自我写过。
如果把写作比作一个恋人,那么,上面这些就像别人包办、指腹为恋的,并不为你所仰慕,眷恋。
对写作完全没有feel,没有“来电”感,试问:你多久没有写作?
实不相瞒,不少朋友从高考之后,就从没有拿起过笔,大学论文也不过是一把“剪刀”咔嚓,一罐“浆糊”贴上。
一、 写作迷人的三大魅力——为什么你需要持续写作
(一)闪亮的眼睛
写作有一双炯炯有神似琉璃瓶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总能在生活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别人之眼只有500像素,写作之眼有500万的像素,于是——
杨柳依依是离人之情,
莲子如水是怜人之名,
杜宇啼血是思乡之意,
......
当你愿意挽起袖子,动起笔来,写作带领你沉下心来,走进以前没有细心观察过的世界。
万里云罗,一江春水、白日依山,
百尺危楼、小院香径、水村山郭,
千里莺啼、路遥马力、老树昏鸦,
......
简简单单的大自然,表面毫不起眼,但在写作的眼睛之下,它们不再是简单的一花一树一片天。
而是大自然的恩赐,格物致知的对象,寄托情感的意境。
(二)睿智的大脑
光有外表美还不够,现代文明人讲求内秀,有胸肌还要有大脑。
有人说,写作是0成本,无中生有,是投入产出比极其划算的事儿。这种所谓的0成本,正由深邃的大脑通过写作生成。
遇上各种没有答案的事情、问题,你用写作可以把细节铺陈开来,洞察与分离出现象与本质。
那些问题自以为很严重,却并不是问题,只是错觉放大而已;
那些问题看似这种类型,却是那种类型,只是张冠李戴而已;
那些问题看似一种出路,却有多种选择,只是自我设限而已。
你会惊呼,原来我是这么想的。在写作中,你越来越了解自己,也越来越懂得思考问题。
我常常写着写着,以为没有其它思考和想法了,笔头又莫名其妙地长出新的句子,像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像发现了新大陆那样。
别小看写作的“写下来”这个动作。
人类的理性思维是其于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没有这些,任何逻辑推理与判断无法进行,所以不写下来,难以有效思考。加上大脑内存有限,只在脑子里想是凌乱的,像散落一地的珍珠,拾起来很难。
所以,如果你没有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想的有这么多,这么的复杂,还能变成一篇完整的文字。
(三)不老的容颜
有内秀之外,写作还拥有不老容颜。
1.超越实体
直到你白了头发,银了双鬓,写作还是那么年轻,清新的脸庞上不会被时间之刀雕刻皱纹,因为有穿越千年亘古,穿透岁月篇章的魂灵。
看,那平仄动人的唐诗,经过战火纷飞的年代,脆弱的纸张和卷册还是将它们送到了这里,套上翻印的崭新衣裳,捧着《全唐诗》又可以品读到诗仙、诗圣、诗鬼、诗佛们在某次豪饮之后的所思所想。
这正写作最振奋人心、最值得眷恋的优点。
人的身体无法永生,那些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脉神剑等武艺也无传承,但写作有可能,而且一直保持着原初状态,不被时光催老。
写作而成的文字,将以势可破竹、经久不废的强劲,穿过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向更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
假使现在身边的友人不为这些文字所动,也许它们穿越大洋,又会在彼岸找到知音;
假使大洋彼岸找不到知音,也许又会打动你未来的孙辈乃至曾曾曾孙们,为你竖起拇指;
假使孙辈们不为所动,也许千秋万代之后,又会有真正懂你文字的人,甚至还可能影响了世界。
这正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所说的“立言”,“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一。
2.寻觅知音
在你读书、经事、旅行之后的某一片刻,闪现了情绪、感受、智慧,这些言语不知向谁诉,那就把它们一直定格文字里,融入到文字的漩涡当中。
这样,与你不在同一时空中的人,透过你的写作产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儿吗?
有时候小伙伴们向我提问,我想回答,但是时间不够怎么办?如果是我文章里有提到的内容,我会直接把文章发给她看,这样既能帮助她,又回答得比较详细。彼此之间也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3.构建品牌
如果你不喜欢听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还可以讲点实际的。
写作可以帮助你构建知识银行账户。
本金是前期学习的知识和写作;
利息是经过写作获得的知识内化;
红利是在前两个基础上,加上网络知识的碰击和吸纳带来的知识创新,从而为自己建立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会给你“打赏”,有人请你免费体验(比如“赠书约评”),你可以开设自己的微课,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出版一本书籍,成为知识IP,甚至因此而换取一份更好的工作。
二、如何打败三个“情敌”——如何克服“无时间”、“无素材”、“无动力”三大难题
写作这位恋人魅力这么大,在和他长长久久牵手的路上肯定会遇到“情敌”。这时候,我化身霹雳女侠,打倒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现在,有请它们粉墨登场——
“无时间”
“无素材”
“无动力”
(一)“无时间”
一提起写文章,许多人都会问:哪里来的时间啊?
这个“无时间”怪,常常就这么跳出来笑话我们:“看你就是没时间,还想怎么折腾?”
如果这么就被“无时间”怪打垮了,那怎么当超人妈妈呢。想在“下班后”玩点自己爱的,需要挤挤时间,换句话讲,就是将寻找时间的最大化利用法。
其实,如果对 “持续写文章”念念不忘,让时间产生最大利用率,是完全有办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念头,那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可能”。
我的码字大多利用零零星星的时间达成,但其中“构思”的这个重要环节是重头戏,需要相对专注而不受打扰的思考时间,这类时间是需要保住的。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错峰生活”,利用“早起”避开儿子的打扰,因为他还在梦乡(如果不知道如何早起,具体可见《普通人如何坚持早起,比别人先跑一步》)。
那时,心里恰恰明白这时间比黄金还宝贵,精神高度集中,写作效率高涨,生怕浪费了哪怕一毫秒。
文章构思就像是建房子前画的“蓝图”,只要这段时间保障了这项工作的完成,剩下对于房子支架钢筋的搭建、水泥土的填充、布局的设置,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搞定。
“无时间”怪就这么踢走了。
(二)“无素材”
打败了“无时间”怪后,第二个怪就跳出来了,叫“无素材”怪。
有热心的网友帮我算了一下,我是平均两三天发布1篇原创文章的。
也就是说,每两三天我得有新的主题和素材生成,并且整合成可以发布文章,并且还要排版到公众号上。
这些要素中,第一头痛是“素材”。
我一直相信在写作历程中,人会有“波峰”、“波谷”之分,波峰是灵感不请自来时,像泉水之头源源不断,可以随便急就好长一篇,写完还能被别人点赞;波谷是状态极度糟糕时,不管怎么使命绞尽脑汁,感觉无料可下,写完还被连连吐嘈,心碎了一地。
经常码字,难免遇上讨厌的波谷期,巧妇最愁无米下炊了,别说还不一定是巧妇,对吧。在这100文的路上,期间有一阵“笔头生涩”的波谷期,任由心里多么想赶紧写,只能干瞪眼地看着时间从手指缝溜过。当时有一篇正是应时应景的,叫《写文章的“第一怕”》——实在没货了,直接把当时的真情实感拿来下锅。
当然,有一种叫“语音写作”的方法,可达到笔头润滑的境界,而且1小时可哗啦啦产出5000字以上的文本,效率极其高。
我试过,但发现主要适合日记型等“意识流”写作。由于作者的讲话经软件自动转为文字,很容易出文本,但不一定页能立即发布的文章。由于后期还需要花大力气重新布局与修枝剪叶,才能做到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反而折耗了写作时那种兴奋度。
对付“无素材”怪,目前我主要还是在“阅读、觉察、思考”三点下大力气。
【阅读】
用前人的智慧去激活自己的大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需要借由别人的窗户开阔视野,特别是先贤的慧眼。
如果你是写小说,起码先看看别人是怎么构建场景、写对话、心理描写等等,先从模仿开始,先抄后超。
【觉察】
将阅读了解的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经常性的比对和验证,反观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践行效果如何。
【思考】
将前人智慧与个人践行结果进行再糅合、再加工、再创造,构建自己全新的视野和角度。
曾经听过一句话:“不写作,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思考的。”写作就是帮助你思考,思考也可以当作在写作。
每天我们都在思考,如果没有写下来,就像一阵风在大脑吹过,雁过无痕。太浪费了。只要你把自己心里的话原汁原味写出来,就是一篇气韵灵动的好文章。当然,这只是对你自己而言,如果要跟别人比较,要写爆款文章,需要思想与阅历的辅助,再加上一些技巧。
三者说得简单点,就是“读、看、想”。
读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心里自然会有憋不住的话,老想找人倾诉,那叫“不吐不痛快”。
但身边没人总愿意听你在耳边念念叨叨啊,于是这些憋不住的话,就只能写出来,变成写作的素材。
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在每周周计划时,可以提前规划下一周大概会写哪几个主题,而不是等到要写的那一天才急急忙忙地从0开始。因为这样从想到写还有一段缓冲期,会有“灵感自来、如有神助”的效果。
(三)“无动力”
在“无时间”、“无素材”之外,最可怕的还数第三个——“无动力”。
一旦没动力就半途而废,想放弃,前面所有信誓旦旦投入的成本转眼成空。
这种没动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没动力,而是像中学时跑800米或1000米那样,站在起点总是信心满满,跑到第2圈心里才开始打鼓,还看不到终点,身体又太累,总想能停下来就好。
这种感觉在现实里是更残酷的。
如果每天总是很用功、很努力、很拼命地写,放弃了所有逛街淘宝、看电影、玩游戏的娱乐时间,但是换来的总是寥寥无几的“点击量”,拼不过东拼西凑、纯粹逗人开心的标题党帖,拼不过煽情两句但无一点落地方法的鸡汤帖,心里难免也会想:“要不算了吧”、“要这么勤快吗”。
这种“无动力”怪,要怎么跟它拼了呢?我用了三招“初心、假想、反馈”。
【初心】
初心是回想当初想要持续写作的缘由,这个素材就可以先写成一篇文章放着(我写了一篇《如果你从高考之后,就没写作》),没动力的时候打开来看看,像大力水手吃菠菜又有了能量。
我的缘由很简单,它能让我快乐,它是我的优势,它让我感觉有意义,这也基本符合三叶草理论当中的“兴趣(快乐)、能力(优势)、价值观”(有意义)。三者足矣,就算不给我钱,我也愿意去做,所以值得持续做。
【假想】
即使是多么信心满满,看到一段时间写作后没有成果(比如没人看啊,没人留言),心里总会着急,会失落。就像《琵琶记》里说的“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苦苦追逐,却总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给我滚回去!”
这时候,还是要给自己打气。看,那些现在你看到的苍天大树,他们都曾经是一棵棵小苗儿长起来的,像罗胖,虽然现在他和团队合作的自媒体那么火,要知道他之前有十余年媒体人的身份;像那些写作大伽,有多少个不是背后默默写作或者思考了10年以上。所有的坚持都需要一段孤独与寂寞的陪伴。
当然,用正能量故事安慰了自己之后,还是需要动用一下假想的能力,自我脑补,想象着文章发布后,好多人点击查看的画面,还有小伙伴在文章中找到成长方法的快乐表情。想象得越真实越好,细节越多越好。
OK,能量又满格了。
【反馈】
假想无法治本,治理“无动力”怪的终极方法是“数字反馈”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就在文章前面加了一句“这是从2015年8月开通公众号至今第**篇原创文章”,还给数字标出红色,以示醒目。
不了解我的朋友,估计以为我是在炫耀;知音才知道,那是我给自己安的自我管理手段,用反馈来激励自己。
这种方法是向游戏学习的,游戏里不是有进度条吗,这个数字就是这个效果。每一次看到那个数字又加1,看着离100又近了一点,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但如果没有那个数字,写着写着,就好像在广阔的草原上迷了路一样,不知道走了多远。
除了以“篇数”进行反馈以外,在每篇的撰写当中,我也会有“字数”的反馈。
我很喜欢使用那些一边写、一边就能实时跟进字数的软件。注意是实时跟进,而不是那种需要点击某个按钮才能看到字数的。
这样,我瞄一眼就心里有底,不必半路停下来好奇地去切换按钮。看着字数拼命涨上去,还不赶紧写出来吗?
另外,写一段时间后,把自己的文章目录,整理出来,看着有成就感,也是一种非常有动力的反馈。这是我的——@发愤的草莓 文章目录。
三、我的六大秘密“武器”——快速写作的N个好搭档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搞定“情敌”,和写作牵手,肯定还有一些秘密“武器”,也就是好用的工具。
《写作法宝》的作者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曾说:“任何减轻写作恐惧的发明,都同空调和电灯泡一样为民造福”。有这些工具,你会大大减轻写作的恐惧。
(一)蓝牙键盘
有的朋友会把“孩子睡觉的时候不敢开电脑,开电脑的时候孩子已经醒了,所以没时间写作”当成借口,而我的解决办法是用蓝牙键盘接上手机,这样写作的动静很小,不会吵到睡觉中的宝宝。最重要的是启动速度非常快,可以大大减少拖延症的出现。
不少伙伴听我使用蓝牙键盘后才知道有这玩意,所以如果你之前没有试过,不妨用上这个小工具。
(二)语记app
这是一款像记事本但比记事本好用的手机软件,非常简洁。
最喜欢它的三个功能,一是自动保存,不用一边写还一边担心内容弄丢了;二是字数即刻显现,在左下角的位置,看着数字跳动很有写作的动力;三是有朗读功能,可以选择不同的声音对文章进行朗读,这样可以一边听,一边修改文章。
目前,这个软件只用作我文章的临时存放点。
(三)番茄钟
番茄钟一种提升专注力的工具,特别适合写作这种一次需要几个小时完成的任务。当倒计时器上的数字一跳动,形成条件反射,立刻投入到写作当中。
通常是设置25分钟写作,然后休息5分钟。时间长度可以自由调配,能达到一张一弛即可。
(四)讯飞语音
如果你打字太慢,可以试试这款语音输入法软件。只要普通话不会太差,识别率很高。
我曾用这个软件尝试过“一日马拉松”写作,一天写4万多字,锻炼说话赶上思考速度的能力。
(五)全能扫描王
平时写文章,我喜欢自己配图。用这个软件可以不需要另外买扫描仪了。拍出来的图片更清晰,不会灰蒙蒙的。
(六)娇小的Ommwriter和强大的Scrivener(电脑)
Ommwriter:一款功能强大的小众也小巧的写作软件,免费版。可以给作者一个专注于写作的环境,用Ommwriter写作怡情清心,背景静美,乐音切切;落键,若打字机声。软件自带7首有助于放松的音乐,3种清晰的字体,3种背景,和7种打字的键盘音。
Scrivener:据说是村上春树在使用的强大写作工具,收费版。辅助作者完成从作品构思、搜集资料、组织结构、增删修改到排版输出的整个写作流程。类似卡片式写作,适合写小说。可以把零碎的文字、素材和图片整合到一个文稿中,多窗口、软木板视图、大纲列表视图这些特性在组织文档和想法时确实非常方便。
在7个月的时间里完成100篇原创文章,对于一些生猛的伙伴,可能100天——3个多月就拿下来,因为他们是一天输出一篇的。如果再对比一下月均写一本书的小说家阿西莫夫,我也直接被拍到岸上去了。
但当我很持续地创作,会发现惊喜连连。比如:文章形成专题、生成喜马拉雅音频、自画了插画、有不少大号转载、还有各路网友的真情留言,让我收获不小。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嗨地码字——写日记,而在网络上密集输出才起步不久。
在这100篇原创文章之后,我有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那就是和写作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10年、20年、30年、40年……
现在会不会太晚呢?
以前我也会有这种想法。因为有一位和我同龄的女性,她从大学毕业后就利用下班的时间持续写,七年时间出版了好几本书,变成畅销书作者。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时光。如果我也从那时候开始,又会怎样的不同?
其实没关系,能把握的是现在。
因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间。
原创|发愤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