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叶生》,我的内心深受触动。叶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书生的悲惨命运,更是千千万万个封建科举制度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缩影。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姓叶的书生——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水平在当时受屈一指,可惜怀才不遇,屡试不中。恰逢一个叫丁乘鹤的官员来当地做县令,他十分欣赏叶生的才华,对他的文章“击节称叹”,不仅资助了叶生,还向学使称赞,让叶生在科试中取得了第一名。可惜时运不济,乡试时,叶生依旧没有考中。他既沮丧,又愧疚,觉得对不起丁乘鹤的赏识,因此“形销骨立”。纵然丁乘鹤特意来安慰他,叶生还是闭门不出,生了重病。
恰巧丁乘鹤遭到免职,要卸任回乡。临行前,他心系叶生,迟迟不肯离去。几日后,重病的叶生突然登门拜访,说可以随他回乡了,丁乘鹤大喜。回到家乡后,叶生倾尽学识教丁乘鹤的儿子丁再昌读书,让他考中了乡试。丁乘鹤为叶生的才华被埋没感到惋惜,但叶生却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丁再昌的中举能让天下人知道自己并非无才,便足矣。丁乘鹤只好让儿子捐钱给叶生买个监生的官职。
直到三四年后,叶生意外中了乡试,衣锦还乡时,见到震惊的妻子,才从她口中得知自己早已死去的事实。刹那间,叶生彻底地消失了,只剩下原来的衣冠蜕落在地。丁乘鹤知道后痛哭流涕,厚葬了叶生,又为叶生的儿子找了老师。
故事的结尾,“异史氏”即作者本人感叹着叶生与丁乘鹤的知己之情和叶生怀才不遇的悲哀,我也为之感到震撼。叶生是何时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呢?是妻子告诉他真相的那一刻,还是他重病却能随丁乘鹤远行的时候?或许,叶生早已知道自己肉体的死亡,但他不愿死去。与丁乘鹤的知己之情牵着他,才华无人知晓、屡试不中的遗憾牵着他,这些都是他在人世间的羁绊。他不一定不知道自己死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但当他亲眼看到自己棺材的那一刻,他终于彻底消失了。在这一刻,他已经报答了丁乘鹤的恩情,也通过丁再昌的中举间接地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叶生的怀才不遇,也让我联想到作者自己的人生。蒲松龄自幼接受着传统的儒学教育,十九岁便中了童子试,此后却屡试不第,直到垂暮才补岁贡生。他的大半生都在做私塾老师,生活清贫而凄苦。科举贯穿了叶生的一生,也同样贯穿了蒲松龄的一生。在清朝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几乎是平民百姓想要当官的唯一途径。可是这种充满局限性和封建教条的制度,又禁锢住了多少读书人的才华,又埋没了多少人才?
蒲松龄用一种充满奇幻与想象的手法,表露着自己对于叶生的同情。即使肉体已经死去,他的灵魂也仍然不得安宁,仍然在参加科举、教他人如何应对科举。最后叶生的消失,也是在了却了他的科举梦之后,可见叶生的辛酸与作者对科举的讽刺。而故事之外,除了对二人知己之情的称赞,面对科举制的封建守旧,也只有无尽的惋惜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