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语里有个词:成田離婚/なりたりこん。中文语境下,一般称作“成田分手”。因为日本人新婚夫妻旅行,常从成田机场出发,旅行中的劳累和辛苦能让人的本性毕现,那些在出门之后大吵一架的恋人就会在旅途回来时分道扬镳。
很不幸,我没有听从钱老围城里那句婚姻箴言“恋人婚前应该至少旅行一次”。于是在婚后,我和先生每每出门都会为各种安排或热战或冷战。
吵架无非是在争论要不要去一个较远的餐厅吃饭;点菜的时候是保守的点自己习惯的食物还是大胆尝试当地菜;用哪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更合适。
当然我们至今没有分手的原因肯定是我们有一方听从了另一方的意见。但是旅行的过程变得不那么愉悦。
回头想想,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类似的时刻。我们一直在表达意见和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学习怎样进行有效的沟通。大多数人包括和丈夫大吵的我都会认为,说服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见做,这才是“有效的沟通”。而其实我们内心无比清晰的知道,当对方不可置否的勉强接受我们的意见和方法时,自己并没有真的“说服”对方。
而自己真的比较正确么?
比如工作中需要协同完成一个项目的两个经理都认为自己的方案才是正确的,互相都想说服对方采取自己的做法。有人说,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下,让结果去说话。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方法需要时间成本或者其他隐形成本。在公司金融里也有互斥项目这个概念,用A还是B我们只能选择其一。这里有区别的是项目投资可以把A和B项目的净现值或者内含报酬率做事先的比较,但是项目经理们提出的plan a 和plan b却有可能都正确。
但是有朋友说,现实中这种情况也很简单,谁承担责任听谁的。如果项目失败,谁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就听谁的方法。
这是我们传统企业里面采取纵向的企业架构的动力之一,责权分明,必有拍板的上级。企业开始用书面明确上下级员工的责权利关系,决策权逐渐向高级的经理包括职能经理与项目经理集中。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上产品和服务需求剧烈变化推动着企业改变自己这种集中的决策机制,要迅速响应市场和客户就必须分权到一线员工,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时候,也许例子中两个项目经理都要对这个项目最终结果负责。
所以尽管沟通具有成本,我们还是要鼓励两个项目经理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论述,把对方的方案里的缺点一一指出,或者化解掉对方提出自己的方案里的不足。在这样看似耗费时间的沟通里,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来对方的方案也有可取之处”或者“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点”。这才是沟通真正的价值所在。没有一个权威的人来判断对错,也没有必然的对错,所有的正确和错误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的。
事实上,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人包括偶尔自己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预设了立场是自己的正确性,以及由此全力以赴要说服对方。而说服对方,其实是个伪命题。
每个做过销售的人都会对换位思考有着很深的理解。
做销售的人都需要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说服甲方信任你给你单子。这个过程我们都明白,如果客户不选择你,这是非常自然的,你肯定不会说我这个客户错了他不听我的。你会从客户的角度问:客户为什么不选择我,选择其他供应商?你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在哪里呢?如果你自己对此感到茫然,我想,你还是不要试图说服任何人。
市场上客户成交动机非常复杂,而你明白,你要说服他,甚至比说服你老板给你加薪都要难。
大部分我见过牛的销售,都并不是口若悬河之辈。更不是自以为是之徒。他们通常极富耐心懂得倾听,迟于言,敏于行。我们听过一句话,智商高的人情商会比较低。我并不同意,但是我相信,自以为聪明的人,情商一定很低。
这里的情商就是有效沟通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不执着于争论对错,把利益和共识放在对错之前的能力。
而懂得换位思考和有同理心的人通常知道如何在利己和利他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推崇的稻盛和夫的经营之道不是利己而是利他。从人类学来说,利己是本能,而利他却是文明社会进步至今的产物。
稻盛和夫说,选择合作伙伴主要看人品。人品就是指那人是利己的部分强,还是利他的部分强。
同样的,能长期和客户保持良好关系的人一定有着最聪明的脑袋,但是一定有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的心。能把团队带好的管理者不一定有着对高超的艺术,但是一定是努力向老板争取资源帮助团队人员达成职场目标的人。能在家庭里和父母子女关系融洽的人,不一定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人,但是一定是懂得倾听懂得沟通情绪稳定的人。
我们常常误解了情商,以为它是多么的高深莫测,以为它等同于世故圆滑。可我们谁会傻到信任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菜根谭里的抱朴守拙之道说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我们身边如果有我们倾心以待的朋友,一定是理解我们并且全力支持我们追寻理想的人。
在这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来自身边的人的支持,理解他们就是成全自己。
我们需要团队里面的人一起完成目标,需要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工作习惯;得益于家长带孩子,也需要沟通育儿的理念求同存异;想要和朋友爱人一起旅行,耐心说明自己的意见陈述理由。
旅途,职场和人生我们不过一路走,一路学。没有谁是天生的高情商,我们只是通过习练通过共情,从而避免了自己和他人无声的痛苦和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