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2
人们常常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觉。相比费劲挣扎但仍然陷于恐惧之境的脆弱以及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痛苦感受而言,自我批判的煎熬或许更容易被承受。
【一点点感受】: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拖延的原因啊,因为拖延带来的自我谴责与获得他人的否定相比更容易被自己所接受,拖延实际上就是,这件事还没有达到你所认为的高优先级。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拖延?如果拖延给你造成了情绪上的负面影响,让你觉得后悔、自责甚至绝望,那么这就是拖延。相反,某些人本身就习惯于慢慢做事,不急于求成,因此时间展现拉的很长,但是这却不能被称之为“拖延”。
拖延者的【信条】:(是一种阻止自己取得进展的思维方式)
-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 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 我必须避开挑战
- 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很多拖延者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者被自我评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的担忧反映了一种恐惧失败的心理。我们相信拖延可能是应付这种恐惧的一个心理策略。
【一点点感受】:这点我十分赞同,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实际上就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努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这样一来,就越来越保守,做事情总想着都准备好再进行,对自己的最佳努力(或表现)得不到别人的充分肯定而特别恐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冒险精神了。
(这里有一个思考:“求稳”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一点点感受】:理查德·比瑞博士提出的这个公式简直不要太真实!!这就是本人的感受,我的优秀我的能力一定是要通过我的表现来展示出来。我如果表现不好,没有获得他人的高评价,那么我会觉得我自己一无是处。而拖延,则是打断了【能力】和【表现】之间的等号。
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
【一点点感受】:太真实了!!!太精辟了!!!给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