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11班的《三峡》大体结束了,我根据其他老师的课件调整了自己上课的思路,基本按照以下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分析:
1.每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每一段描写的景物,为后续分析写景顺序和景物特征打下基础。
2.每一段的景物用一个字来概括,可以自己想一个,也可以用文中的字。
意图:引导学生总体上认识景物特征。
3.本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景 。
原因:了解了写景内容和景物特征,分析写景顺序会比较顺利。
4.如果你打算安排三峡的旅行,当读到郦道元的这篇攻略,你会被哪些句子吸引?为什么?(视角、动静、构图、用词、手法分析)
意图:赏析写景的艺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景物特征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特征与写景顺序之间的关系。
5.小结文本写景顺序:先总体描绘三峡的全貌,突出其雄伟的气势。再具体描绘夏、春冬、秋季的景象。作者没有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这样有什么好处?
意图:在赏析的基础上,分析写景顺序的好处,从而品味《三峡》作为经典写景文言文最具魅力之处。
然而,授课的时候,尽管为第4问做了一定的准备,但讲课时过于激动,头脑发热,竟然不小心把第4问跳过了,直接思考第5问。虽然此时学生已经一些想法,但其实并不够成熟,也不够深刻,生成的空间是狭隘的。因此,这节课的讲授没有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讲授者虽然意识到了5个设问之间应该存在比较紧密的逻辑关系,但没有意识到第4问对第5问的作用,还一度以为应该将第4问放在第5问之后,其实这是不对的。从第3问到第5问,看似紧密,实则隔着一条鸿沟——细读文本、赏析文本的鸿沟。《三峡》的写景顺序问题,实则是山水相连、景物动静、文脉急缓等方面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分析写景艺术。唯有知道作者在写景上调用了怎样的视角、手法,运用了怎样精妙的语词,才晓得他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对景物进行“排列组合”。因此,必须要通过文本细读与赏析,给学生搭建思维阶梯,帮助学生填补第3问到第5问的思维差距。
2.讲授者为什么会没有意识到第4问与第5问的关系呢?是否应该将原因归咎于文本解读的能力?事实上,备课时本人也隐约意识到了景物特征、山水动静等对写景顺序的助力,并试图将其梳理为备课笔记,为什么还会忽略文本细读与赏析对写景顺序的作用呢?原因可能是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也缺乏给学生搭建思维阶梯的意识与经验。对于一位老师而言,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一看便知”的,并不觉得这里面存在什么“难点”,但学生不一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定是一步一步往上走的,他们必须要脚踏实地。语文老师的课堂设问,应该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上走的思维台阶,中间不宜隔太大一截儿。因此,以后备课的时候,不能只关注思考的结果——知识点与知识体系,还应该要有“元认知”的思维过程——我是如何从显性文本中得出隐性知识的?我的灵感契机是什么?或许长此以往,我也能给学生搭建好更坚固的“思维台阶”。
附:备组交流记录
A老师:到底怎样理解先春冬再写秋这个顺序的呢?资料上都是说文脉文气,这个理由过于抽象
我: 我没有讲到文脉文气。我只讲到“景脉”,就是作者写了那么多景物,最终都落到了山水之上。有学生讲水的写作顺序的时候,提到了“湍急”是三峡江水最鲜明的特征,所以先写。因为山高险峻以及峡谷地貌决定了三峡水势的主要特征是湍急。而春冬之时,水则有动有静,写了“清荣峻茂”,用草木等景物来表现山的秀丽。深秋“林寒涧肃”,没有直接写到水,只写了整体的寂静冷清。重点描写猿啼,也可以反衬出环境的寂,以及山的空旷。
所以,写水有极动到动静结合;写山有视听结合,先写主要特征,到山上景物的描绘,再到听觉衬托出山的空旷。
当然,如果说写猿啼仅是为了衬托“山”,就有点肤浅了。“猿啼”是三峡的特色,它的声音特点很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鸣。所以“景脉”之外,应该还有“情脉”。洁婷说,她上课的时候,有学生讲到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后续引用“渔者歌曰”是触景生情,我觉得很有意思。
A老师:这个认识和我基本一致哈,我觉得整体上是由主到次,由客观到主观,由景到情,三峡之山水为主,故必先写山水,其景秀丽多姿是三峡最富诗意与魅力的地方,所以排第三,而秋之凄悲,最易引发游子共鸣,最具人文色彩,最易境与情契合,故以此结尾,思路上暗合古人散文起承转合之章法,尾段以情合前文之景。
A老师:整体上,空间顺序写山水,时间角度 夏、冬春、秋; 点面角度 一二段为面,着眼整体,三四段为点,着眼局部。
然后是逐段:一段:由面到点,仰视、直接描写+侧面烘托, +精准形容词、动词分析
二段:假设、侧面烘托、夸张对比,分析襄字 等精准动词、及朝发暮至等词语
三段:着眼局部,散点式描绘,处处皆景、风景秀美、多姿多彩,重在动词、形容词突出特征。动静、色彩、高低、
四段:重在形容词、及典型意象的猿烘托渲染,突出峡之长、声回荡、氛围凄切,听觉、触觉,引发情感共鸣,注重人与景的情感体验。
B老师:情感体验这点今天8班的学生说“触景生情” 这个理解可以吗?
A老师:可以,容易让所有经过此地的人触景生情,只是这里的触景生情不是作者本人在触景生情,而是他觉得这种氛围会让所有的人生其情。
这篇文章可以讲很深,但初二学生能把写景的角度、顺序给说清,并能说出景物的特征,及如何突出特征就不错了,更细微的学生能生成更好,不能生成也不必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