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美好,皆为了遇见。为期两天的学习,让我在这段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的教育旅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当班主任的意义是什么?当听完李元琳老师的讲座——《谈谈心理困境学生的家校沟通》后,我也明白了,原来就是让自己和孩子变好,用生命影响生命。回想之前的班主任工作,做的粗浅,用心也不够。当再次做班主任时,才切实懂得自己的学识远远不够,自己的能力远远不足,自我的成长远不完美。做好班主任工作,最终会成就更大、更好的自我,因为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格局,更高的境界,更通达的智慧。李老师说,做班主任,要有三种思维:积极思维、系统思维、关系思维。三个学会:学会关心、学会求助、学会留痕。
积极的思维就是永远看到美好的一面,向他人传递美好的东西,充满的是正能量。方海东老师《基于“追光班”的班级实践之路》中,学做一个发展型班主任,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这是建设思维,它会引导班级发展。你总是对学生说,不许说话、不许打闹、不许做什么等,这是“规范”思维,其实在限制班级发展。
方老师从“班”的概念说起:理解一个班级,是班级建设的前提;班级的魅力在于“场”,可以影响人;让“感染”成为教育手段;先做班级“整体”,再做学生“个体”。班集体更是一种有内涵,有精神的集体。作为班主任该具备的能力:抽象变具体化,这正所谓的“道与术”。方老师又讲到自己印制追光货币,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各种任务的完成与否,包括座位的选择都与它相关,极大程度调动了孩子学习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接下来水滴章奖励的实施需要我认真思考。教室里该有的三种教育:师生教育、生生教育、生自我教育,你属于哪一种呢?我想自我教育是最高的教育境界。
石梦媛老师讲到:“六耕”点燃内驱力,即舌耕、目耕、笔耕、脚耕、心耕、情耕。回想自己又做到了几耕?要练就扎实的“舌耕”能力,善表达,会表达。“目耕”开拓视野,书香致远,多阅读才能看得见。“笔耕”要善于撰写随笔,痕迹育人,用手中笔抒发心中情。“脚耕”丈量角落,走进教育。“心耕”潜心教书,用心育人。“情耕”坚守情怀,不忘教育初心,迸发大爱。
作为班主任拥有的“六力”:学习力、研究力、创造力、沟通力、洞察研判力、执行力。
通过“名师之路”的学习,我懂得了我们要把书读薄,把自己读厚,把书读旧,把自己读新。聆听名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要勤于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善规划,强责任,重实践,会反思,努力做智慧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