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训练营是公众号“L先生说”的运营者——Lachel,创办的思维训练付费课程。
Lachel:20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
【职业履历】做过数字营销和互联网;执掌过多个大型项目;为多家企业做过咨询和培训
【自有品牌】17年创立品牌「智识学院」;目前已开设多期「智识训练营」;正在筹备「深度成长营」
【擅长领域】品牌:有多年市场营销和品牌经验;管理:PMP持证人 / 项目管理专家;心理学:擅长认知思维与管理结合有多篇思维 / 学习 / 心理学领域热文
【主要作品】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17年全网阅读量超千万);摧毁一个人可以有多简单?;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及其他大量转载数百次的热文
【平台合作】领英 / 36氪 / 分答 特约作家;知乎、虎嗅特约导师;多家百万量级公众号长期合作者;多家平台、课程、训练营嘉宾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公众号“L先生说”。
第一课链接:2018-06-14作业-智识训练营学习笔记:第一课 如何高效阅读和提取信息 - 简书
第二课链接:2018-06-28作业-智识训练营学习笔记:第二课 结构化思维 - 简书
第三课(上)链接:2018-07-07-智识训练营学习笔记:第三课 元认知-批判性阅读 (上) - 简书
第三课(下)链接:2018-07-14作业-智识训练营学习笔记:第三课 元认知-批判性阅读(下) - 简书
经历了前三课的轰炸,这节课会稍微轻松一些,主要为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你以前了解过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你会发现,无论哪种方法论,第一步永远都是定义问题。
可能还有许多同学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定义问题,还有人会这样想:“难道我自己还不知道我的问题吗?”但事实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未必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来咨询:我特别忙,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事情做不完,请问有没有什么时间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呐?
但是,他们的问题真的是需要学习时间管理吗?不是的,他们的问题其实是不懂得放弃,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你做完了一些还会有另一些。所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摒弃“一定要把事情做完”这么一个思维,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到那些真正重要且核心的东西上面。
这点很难,因为你要克服“契可尼效应”,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另一条相对简单道路——学时间管理。他们认为,学完了时间管理,他们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情了。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一个重新定义和澄清问题的例子。我们真正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我们内心里面已经存在的那个问题。
那么该如何更好地定义和澄清问题呐?
我们先从问题的基本形式开始说起吧。那么,什么是问题呐?
不同
以麦肯锡为首的流派会告诉你,问题是一种落差,是理想情况与现实情况之间的落差;而像高德拉特等管理流派会告诉你,问题就是冲突,是两种现象、两种选择、两种可能性之间的冲突。但他们两者其实是等价的。冲突也是一种落差,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落差。所以,我们可以把问题写成下面这样的形式。
由上面问题的形式,我们可以了解到,问题就是R2(理想结果)与R1(现状)之间的落差,或者说,问题就是我们从现状抵达理想结果的一个过程。
现在我们尝试用这种形式来改写前面关于“时间管理”的那个例子。
改写完之后,我们怎么从R1抵达R2呐?
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提高每一天的利用效率;第二,是减少每一天的事情。
所以,仅仅是把问题写成规范的形式,就能够找到被我们忽略的、藏在意识之外的想法。
接下来,再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提问:“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办?”
当你这样提问时,你的大脑其实是一片混沌的,没有方向。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呐?
首先,我们先把尝试把它写成规范的形式。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改写,这样的改写虽不能立刻帮助你解决问题,但却可以帮你找到思考的方向。从这里你就可以知道,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工作的备选项。那怎样找到工作的备选项呐?可能有如下的几种方法:
第一,通过招聘网站。你可以去请教别人,有哪一些比较好的招聘网站。
第二,通过猎头。你可以去请教别人,如何联系上一些靠谱的猎头。
第三,你可能想参考一些前辈或者学长们的意见。那你就可以请教他们,一般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工作。
等等。
当你找到了备选项之后,你又该怎么做呐?
你需要这样问自己:“我是否满足这些工作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的话,我该如何弥补?"可以这样思考:
通过这样将问题层层分解和改写,你就会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规范和定义问题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改和定义,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开放的、没有头绪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封闭的、有方向的问题。虽然这种封闭的、有方向的问题并没有立刻帮助你解决问题,但是它可以帮助你降低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难度。
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
这个问题至少有两种可行的改定方式,第一种是: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呐?我们需要获取这个信息,出差需要准备什么呐,比如一份清单、别人的经验等等。
第二种改写方式:
这会使你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来考虑,“我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才能使我在整个出差的过程中,非常地舒服”。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改写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当然,这只一种最简单最基础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到我们真正要去到的方向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实的需求。
举一案例来说明。
L先生有一个同样做公众号的朋友,曾经问过他:“如何才能写出像你那样的文章?能不能教我?”按照正常的思维,L先生可能就会说:“我们约个时间出来聊一聊。”但是据L先生了解,这个朋友并不是热衷于写文章的人,他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问呐?理由是什么呐?于是L先生就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们的对谈用下图作了整理:
标了蓝色的地方是这个朋友的整个思考过程,他真正想问的是:“如何靠自媒体养活自己?”但是他问出来的却是最上面那句话:“如何才能写出像你那样的文章?”中间那四个问题叫做“自动化思维”,他自动地、下意识地默认这些东西都是成立的,所以他直接从最下面这步跨到了最上面那步。
但是这几个“自动化思维”真的成立吗?至少下图标示的两个层级就不一定成立。
粉丝都因为文章好才转发的吗?不一定。譬如在文章里分享一些资源、做一些活动,也会有人转发。
自媒体的收入一定要靠广告吗?也不一定,譬如,你可以打造你在某一个圈子里的影响,然后去做垂直的企业客户,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
但是这些方式这个朋友不知道,所以他会下意识地把这些未必成立的自动化思维默认为成立,那教他写作就未必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更适合他的可能是教他做一些运营和推广,做一些企业的业务会更好一些。
这种不断往下追问WHY方法,就是非常经典的5WHY提问法。
它可以破除我们的自动化思维,把我们内心里觉得众所周知、不言自明的东西,重新拎出来,审视它们,看它们是不是真的成立。这是一种有效的重新定义和澄清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最终找寻到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