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如果一个事物当所有人都觉得它能做时,都有两个可能性:一是这个事确实太厉害了;再一个可能也发展到头了。因为所有人都看到的事,红利未必还能继续存在。这时恰是需要一个冷静的思考。
回归问题本源,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很多时候当一条路走不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回到原点,问题就清楚了。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极限取决于计算机的极限,计算机的极限取决于计算的极限。什么能算以及不能算要搞清楚。这种本源问题反而是我们很多人忙忙碌碌不会思考的,而这决定了你做事大方向的对和错。
希尔伯特在1900年巴黎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
图灵的思考:可计算和不可计算的。存在不可计算的问题:情感问题。计算机只解决了、也只能解决第一类问题。
就工作方面而言,托马斯·达文波特的《人机共生》中,给我们列举了以下3个特征,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无需动脑,只需大量的重复劳动,让人身心俱疲的工作;
2.无需天赋,通过训练就能掌握的技能,枯燥乏味;
3.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度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完成,而机器无法胜任的任务,盲目自大。
有多少次我们尚未听到一个想法就已经决定反对它了?在我们还不清楚某件事之前,我们就已经决定反对这件事了,这样的错误我们是否犯过?很多时候,我们反对什么取决于它是谁说出来的。如果出自某个公众人物或政治家之口,或某家媒体,那么我们已经对这个言论有想法了。其中部分缘由是今天的公开话语太可预测了,我们已经丧失了被震撼和被启示的能力。
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诚然,它有很多优点,它让我们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快速分享新闻和信息;但它也剥夺了我们深思的时间与空间,导致我们的愤怒感加剧,争论加速发生。
社交媒体的信息接连不断,你必须在某个热点过气前发表言论,于是我们用几秒钟就打出了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立场。
用280个字的推文来反对一件事是容易的,相反要快速讲出你支持什么则要困难得多。
正如叶芝的诗句“猎鹰再听不见驯鹰人的呼声”,我们想知道中心是否还能维系得住。我理解奔向否定的冲动。和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我有时也会对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谴责的不义感到应接不暇。然而,正是因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如此艰巨,只有愤怒是远远不够的。指出错误只是我们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Ivan Klima)曾写道,“破坏比创造更容易,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公然表示自己反对某一件事。如果你问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又会怎样作答呢?”
在座诸位会有怎样的想象呢?一个更好的企业,一所更优质的学校,还是一个更强大的社区?无论你反对什么,现在是时候创造你所追求的事物了。在耶鲁,你们既学想象又学创造;你们研思想,创文艺,竞体育,办公司,近则服务邻里,远则奉献世界。你们创造了一个活泼、多元、精彩的社区。请把这些经历装入行囊,当你们需要鼓励的时候,可以从中汲取力量。记住在耶鲁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堂让你惊奇的课,一次有启发的谈话,或者一位信任你的教授。
要留心避免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所说的“二流目标和二手思想”。
“我们的过去黯然惨淡,我们的未来阴暗朦胧,” 莫里森曾写道。“但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看作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游戏,我们就会碰到另一个谜,那是美和光的谜,是在骷髅上歌唱的金丝雀的谜。”
追求一件事便是寻找这谜和光:这是一种激进的乐观主义行为,是一种信念——坚信一个更完美的世界触手可及,坚信我们能够努力建成它。
作为耶鲁的成员,我们相信什么呢?我们相信,事实和专业,再加上创造力和智慧,可以改变世界。我们相信,教育和研究可以拯救生命,让生活更有意义。我们相信,思想和行为的多样性对人类的进步至关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人类无限的创造潜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解决那些巨大的挑战,把光明和真理带到一个亟需它们的世界。
在星期一的学位授予典礼上,我会授予诸位耶鲁学位所承载的“权利和责任”。诸位任重道远,因此必须清楚你们所追求的是什么。你们的追求是什么?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智者总是怀抱希望而非心存恐惧,勇于尝试而非望而却步。”我相信,在座诸位离开耶鲁时,一定怀着一份对彼此、对世界、对人类共同未来的责任感。运用你们被馈赠的天赋和才能,去服务他人和社会,你们的人生必将有所为、有意义、有目标。
美——从必须到喜欢
今天买的任何一个东西都不是因为缺乏而是因为喜欢,是因为那个东西给我们提供了审美元素。
好——实用性和必要性
单单美是不行的,因为情怀本身并不值得被贩卖,任何一个产品只从情怀到情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一定要有实用性和必要性。
小——细分为王,产品分离
越来越多的大型品牌在今天陷入了一个消费者陷阱,他们没有办法洞察到消费者圈层化的需求,全球所有大型公司都还没有这个能力。产品和品牌之间这种分离的景象越来越多,意味着中国积木式创新机会变得越来越大。
女——女性立场和亲子驱动
今天,女性消费占70%,特别像我这样的人,所有东西都是我太太帮我买,基本也算女性消费。
生——快速迭代,生存第一
今天消费者的对流行性产品的品牌忠诚度仍然没有形成,仍然不是靠技术驱动,而是靠话题、外形、审美驱动。而潮牌、流行是最不可靠的事情,所有能力建立在潮牌和流行基础上的话,就会天天面临所谓的“生”的压力,必须要不断进行快速迭代。
当你应对一次挑战以后,就希望有能力应对下一次和再下一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