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笔记
现代社会充满了焦虑和竞争,有人就此提出了“人生就是一场竞争”的理念。如果非要用“竞争”这个词来形容人生的话,我想这场竞争的根本,比拼的应该是每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
“人格”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像金钱和成绩一样可以直接量化,但却时刻对我们的人生施加影响。
这种并非心甘情愿的自我牺牲,包含着很多压抑的成分。这种压抑,使她在恋情失败之后,直接将自己的愤怒指向了儿子,这也是剧中朱朝阳“黑化”的一个转折点。
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培养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又对于孩子基因的表达和呈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谈“原生家庭”的意义,一是在于帮助我们深刻的认知自我,实现自我的和解。人在本质上,是需要“解释”的动物,很多事情一旦被解释、被呈现,就变得可以改变。同时,深刻的自我认知会带来持续不断的自我发展。从这个层面说,那些将自己的问题全部归咎到“原生家庭”的人,其实是对自我的认知还比较浅薄,也没有发展出向前发展的动力。
孩子的发展有窗口期,一旦错过,或者在此期间受到伤害,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虽然孩子在以后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疗愈、自我发展,但实际上,这毕竟是在走弯路、浪费时间。
良好的物质条件、从小严格的要求、教育孩子努力、为孩子安排“最好”的道路……家长一直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对孩子有利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这些家长认为正确的事,是不是真的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
有些父母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所做的事,其实就等同于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贫瘠的土壤或使用了不合适的浇水、施肥方式。
并且,只有当种子长成孱弱的小苗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但又无法接受自己的错误。
但我们都知道,想让孱弱的小苗重新变得茁壮,真正需要的是换盆、换土,用正确和科学的方式对待它,仅此而已。
家庭教育的意义就隐藏在一餐一饭、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当中。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都在无形的塑造着孩子的人格。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知行合一。
很多时候家长之所以知道教育的道理,却仍然教不好孩子,并不在于改变的困难,而在于家长对于道理的理解,并没有自认为的那么深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了偏差。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领悟的道理,其实并不算真正知道,仅仅是“知道”“听说”了那个道理而已。
自由并不轻松,反而是略带沉重的,也是孤独的——因为无法依赖。但只有这种自由,才能带来人格的发展。
回到现实生活,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自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他们总是以控制和包办的方式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以他律代替自律,从而使孩子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导致的。
心理导师李少成教授写的一段话送给大家:“所谓父母,只不过类似排球手,你所能做的,仅仅是接一下、垫一下、推一下,除此之外,均属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