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过或是说过这样的话:“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每次都这样?”
又或者你有这样的感慨:“我也知道晚睡不好,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想早点睡,可到了晚上时,就是舍不得睡?”
或者是:“我真的很想要瘦身,可我就是坚持不下去,该怎么办啊?”
想要改变真的有那么难吗?
难,君不见有那么多人想要改变,比如早睡早起、比如减肥,但结果都失败了。
不难,君不见有那么多人通过改变,实现屌丝的逆袭,事业成功,迎娶白富美。
那么问题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呢?
【1】
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门课程10分钟内收入100万易仁永澄老师在微信文章中提到了自己近期的改变——开始早睡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易仁永澄因熬夜,睡到10点多,起来去女儿的房间,看妈妈正在和自己孩子玩呢,妈妈就跟女儿说:“你要跟你爸爸说说,晚上不要再熬夜了,熬夜身体不好啊。”易仁永澄嬉皮笑脸地逗着孩子,也跟女儿说:“你奶奶说了,晚上11点到早晨1点半要睡觉,这个时候是养肝的时候,爸爸在这个时候睡觉啦~”
妈妈忽然扭头说:“哦,一晚上你就养个肝啊,不养血、不养肺么?”
易仁永澄老师在文中说就是因为妈妈最后那句话让他才决定要改变的!
你是不是在想,不是吧,改变这么容易?妈妈那句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
答案是,并非妈妈的话有魔力,而是妈妈的话突破了他的认知边界,这个认知边界就是“理解六层次”模型中的“价值观 /信念”层次。
【2】
理解层次早期被称为Neuro-Logical Levels,最初由格雷戈里·贝特森发展出来,后由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整理,在1991年推出。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套路就是“理解六层次”模型。
这六个层次依次为:使命、身份、价值观/价值、能力、行为、环境。有人用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
使命:Who else? (还有谁?)
身份:Who am I? (我是谁?)
价值观/价值 :Why? (为什么?)
能力:How? (怎样做?)
行为:What? (做什么?)
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
【3】
它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上出现的很多事情,包括“改变”。 在这六层中,上层很容易影响下层,称之为“蝴蝶效应”;下层却很难影响到上层,称之为“百猴效应”。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的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何题,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难以有效果。
拿“早睡”(行为层面)这件事来说,相信不少人下过很多次决心要改变,做到早睡早起,于是强迫自己在某个时间点睡觉(行为层面的改变),躺下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拿不如刷刷手机吧。这一刷就刷到了晚上12点,甚至更晚。第二天依旧,第三天依旧……改变失败。而如果像易仁永澄老师那样,有一天因为亲人一句话,就获得了绝大的能量,突破了认知边界,开始早睡。
再举个例子,一个孩子认知里,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远不如玩痛快。虽然家长着急,学“孟母三迁”,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还是改变不是孩子贪玩不爱学习的情况。这是因为家长再用低层理解认知(环境)的改变去影响高层次的理解认知。
由环境到能力的低三层我们每天都有意识地接触到 ,所以是由意识所主导的,由信念、价值到精神的高三层,我们日常很少刻意地去思想,所以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在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这三层所主宰。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往往不容易说得明白,却是人生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
春节前一个活动上,大家对愿景的交流。很多人谈到,自己刚毕业的时候,认为事业是第一位的,从而忽略了家庭,尽快出现了家庭矛盾甚至要闹离婚,也没有发生改变。后来因为某些事情,让自己认识到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价值观的变化吧!所以,一个人要真的改变,至少要触及价值观层次!但是,做出高层次的改变确实非常难的。
【4】
所以,最好的改变是“从下而上 ”和“从上而下”同时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改变不一定能够持续进行,改变的方向也不一定是对的,这就需要你经常反思并修正改变的方向。
另外,改变的开始往往是因为外部环境(如家庭变故或中彩票)或者内部认知发生改变而触发的。触发之初,你感觉浑身都是力量,信誓旦旦要怎样怎样。可随着改变的进展,越来越缺少动力,感觉能量快要用光了。没错,改变是要不断的消耗你的积极的能量的,要不断的补充。
总结一下:
1、“理解六层次”模型 ,上层很容易影响下层,下层却很难影响到上层,在使用模型解决问题时,注意层次的选择。
2、层次越往下,对改变的影响越小,一个人要真的改变,至少要触及价值观层次。
3、最好的改变是“从下而上 ”和“从上而下”同时进行,但要注意复盘总结,并注意补充能量。
小互动:
使用“理解六层次”模型分析您“改变”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