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最早出自清代大学问家王永彬的 “围炉夜话”,王永彬本人是儒家的追捧着,通过数十年的儒学研究,算得上是一名颇有心得的儒学大师,“围炉夜话”也可以说是一部儒家经典的通俗版本。儒家最看重三纲五常,三纲是儒家所强调的三种社会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五常则是人的五种美好品德。
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里曾有一句关于父子和夫妻纲的论断,原话说: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淫者,是一个人对于异性的喜好表达;孝者,是一个人对父母双亲的尊敬行为。
淫者:行动大于思想
王永彬认为,美好的异性,没有谁不向往,面对姿色的诱惑,难以抑制内在的怦然心动是必然,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看到那些体软似酥的二八佳人,即便是君子都有好求之心,何况吾等凡夫俗子。
所以,按照王永彬给出的标准是,有蠢蠢欲动的想法不要紧,关键是要克制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是所有人共通共有的东西,是否作出行为则是因人而异。比如,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曾国藩,他的声望和成就已经无限接近圣人。即便是曾国藩这样的圣人级人物,都需要依靠日记来时刻提醒自己,生活中要克制住自己对美色的非分之想。
他曾记录到,有次朋友请他到家中饮酒做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朋友让自己新纳的小妾出来敬酒。曾国藩看到后立刻双眼笔直地盯着人家,用原文的话是“多看两眼,言语间颇有轻浮”。结果此事让朋友大为不悦,朋友认为曾国有戏谑自己爱妾之意,二人因此不欢而散,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是被朋友轰出家门。回家后,曾国藩将此事写入日记,以此来提醒勉励自己。
由此可见,淫者的评价标准是,行为大过想法,一个人喜欢美女帅哥不是罪过,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有家属的人,将这份美好多看两眼而已,而不是时刻想着如何占为己有。
孝者:思想大于行动
孝的文化源远流长,似乎伴随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中,孝便是一种人间大道。从三皇五帝时期的舜开始,孝道依然载入最重要的日常行为规则之一,比如舜的父母不喜欢舜,用尽千百种方法想要消灭舜,舜每次都能侥幸逃脱,继续想没事人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
随后,孔孟开始说孝,汉武帝和董仲舒也说孝,往后万世帝王贤人都将“孝”摆在万事之首善,所以有句话说“求众臣必于孝门”。人有贫富贵贱之分,所能给予父母的东西又不尽相同,孝道该如何界定呢?王永彬同样给出答案。
他认为,孝,更多的是一种内心表达,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不同,有些商家巨贾家财万贯,普通百姓只有一日三餐。若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话,穷人大概没有所谓的“孝子”。
作为普通人,无数个瞬间曾深刻地感受到,“孝”真的是一种心的表达。很多穷人家庭的老父母生病,子女又没有额外存款,却能“晨昏定省”时刻陪伴自己的父母,难道不是一种大孝吗?是的,因为这类人群做到“以心事孝”,至少从心理上完全符合孝道的标准。
同样有些人,不能说他们不孝,只是多少有一点瑕疵。有的人整日忙于赚钱和事业,能够给父母尽孝的方式,便是经常往家里寄钱,很少有陪伴父母的时间,父母已故才领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若是钱财可以买来孝道,不孝之人得有多少呢?
王永彬“围炉夜话”中,有关淫者与孝者的论断,从“事与心”的角度给出答案,帮助后人解开“何谓淫,何谓孝”的难题。虽然简短数字,但却充满着辩证的思维。不得不佩服,古人就事论事的高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