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时候,父母需要做的只是换一种引导方式。
【1】大多数父母的想法是,希望孩子拥有这样那样的好品格。
我,也不例外。
看过一篇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如何培养两个女儿的文章,这对名人父母跟普通爸妈一样,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品格。
美国是一个重视孩子体育运动和社交的国家,运动好的孩子会更受同学的欢迎,有利于社交。因此,奥巴马总统的两个女孩都有各自需要坚持训练的两项运动。其中一项是自己选的,另一项是爸爸妈妈选给她们的。为什么帮孩子选一个,而不是两个都让孩子自己选?米歇尔女士大概是这么说的:“我希望孩子不仅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她们同样有能力把它做好。”
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作为妈妈,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拥有这样的能力和品格。世界不是围着某一个人转的。比如在一个团队中,一个集体里,有时候分配到的,就是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任务。如果孩子拥有“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能力,也许她将会有更好的心态,以及更多选择的空间。
怎么塑造孩子呢?春播秋收,得找一个好时机……
【2】戴上一副“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有色眼镜”,你将会发现,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
6岁的大女儿并不是很喜欢跳舞的孩子,以前让她去参加舞蹈兴趣班,她都说不喜欢,不愿意参加。 最近,她被选去参加学校的一个舞蹈表演。当她跟我说这个事情时没表现出抗拒。
接下来的日子,学校的排练她都按时去参加,还时不时在家练习,练的时候,我看到她是开心的,就对她说:“我看到你蛮喜欢参加这个活动的哦。”她扁嘴略带不愉快地说:“没有,我不想参加的,老师一定要我参加。”听她这么说我有点惊讶,说:“那你可以跟老师表达呀。”她有点着急地说:“我跟老师说啦,老师说服装都买好了,不可以不参加。”我说:“原来你不愿意参加呀,我还以为你蛮喜欢呢。不过能为学校出一份力,那也是很好的呀,这是一个集体荣誉哦。”女儿还是说:“我不喜欢。”看来女儿还是不太喜欢的,同时我看到我的孩子不正是在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吗?!我这个老母亲简直有点欣喜若狂,嘿嘿——时机来了。我微笑着对孩子说:“女儿,我听到你说不喜欢了,然而面对你不喜欢的事情,你居然能如此认真的对待,妈妈真的太欣赏你这一点了!”女儿听到我这么说又高兴又还有点为这个事情矛盾。不过我知道,她的内心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是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
虽说孩子目前是比较平和的表达自己,我打算再观察观察。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正式演出的日子了,现在才说不想跳让学校换人,是很为难的。但如果孩子接下来表现越来越反感,拒绝排练,情绪波动大,就有可能不能继续演出了。后来,老师在家长群发排练的几个视频,我再次看到我的孩子虽然不是跳得最好的,但是她真的是跳得非常认真和投入,再次确认了孩子是用心对待这件事的。女儿回家后,我再次对女儿说:“女儿,我看到视频里,你跳得如此认真,你真的是一个能把不喜欢的事做好的孩子。妈妈特别佩服你,因为有时候妈妈都做不到这一点。”女儿听了乐开了花,还小骄傲地说:“我比妈妈还厉害!”
【结】当我们要塑造孩子品格的时候,无需强迫,无需指责,无需说教,只需要善于观察,用心观察。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及时去肯定他们,赞美他们,欣赏他们,给他们心理营养,把他们的好行为中的品格“提炼”出来,孩子就会拥有父母希望塑造的那个品格。
只要做到“三个不做”,只做心理营养。基本上是你想塑造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林文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