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在《理水》这篇短短几千字的文章中,或许我们就能看到当时社会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其中有“埋头苦干的人”,也有“拼命硬干的人”,但是也不乏欺上瞒下、欺软怕硬的官吏团体,有只会逞口舌之利,纸上谈兵的学士团体;而其中的大部分人,则充当着“冷漠的帮凶”“虚伪的看客”“疯狂输出的键盘侠”。
·顺从与抗争——新旧思想的交锋
在第一幕中,学者们围坐树下,纷纷对禹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有人说因为鲧是愚人,所以禹也定是愚人,甚至还搬出了所谓的“遗传”学说来例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殊不知这就是一种封建思想,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所形成的“阶级论述”;还有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大家都十分信服,当到第四天正午时,一个乡下人开了口,提出了“禹是大猴子”的观点,于是认为自己观点对的学者便开始对他进行批驳,而这个乡下人也不甘示弱,甚至举出了“鸟头先生”的观点去反驳,并且站在对于像他这样的“愚人”的立场上,开始反驳,指出了“愚人”也是人,并且用离开找食的方式进行了无声的回击。这可谓是文章中新思想,即抗争思想的萌发,一种抗争精神的萌发;而学者团体,代表着一种旧思想,是一种极度的权威,不容置疑,是种对他人思想的禁锢与束缚;其他的民众,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旧的思想——“看客”思想,只是一味顺从、听从,不去判断孰是孰非,丧失了一种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勇气,这是新旧思想的第一次交锋。第二次交锋则是在第二幕,当传见下民代表之时,众人纷纷发出了自己的不满,希望能够让代表为他们发声,代表表面应允,但当真正见到大员之后,却说了“什么都吃得来”这样的话,甚至还列举出了“滑溜翡翠汤”“一品当朝更”等口中的“美味佳肴”······,这一幕,民众的反应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斗争思想,而这个代表所反映出来的,则是一种欺上瞒下的思想,是一种旧思想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百姓与官员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或许,鲁迅先生在这里,借了这样两个矛盾,希望当时的饱经压迫的中国人民,能够在“带头人”的领导下,逐步决心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从而能够拜托压迫,真正独立自主。而鲁迅笔下的学者团体,则更是对当时学者、学术界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现象的不满与讽刺。
·实干与务虚—英雄与无为者的交锋
务实的人,自然就是被人们称作“英雄”的大禹。从一个细节就可见他与务虚官员们的区别。“禹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满脚底都是栗子般大小的茧”,从一个“栗子般”大小就可以看出,禹为了治水,花了多少的代价与精力,而那些官员则是在局里大摆宴席,开始随份子,甚至在酒宴上谈天论地,丝毫不顾及灾情的严重与百姓的安危。当大禹提出用“导”的方法代替“湮”的方法时,官员们他们不但不想着怎么为大禹分忧,反而处处掣肘,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禹“不谅敌之众寡”,下定决心非导不可。第二处则是,禹及其伙伴与这些官员的外貌对比。禹和他的伙伴们“黑瘦似乞丐”,而这帮官员“小白脸”“胖而流油”“胖而不流油”,按理来说,视察就要深入实地去走访、实践,不可能没有肤色上的变化,而“小白脸”“胖而流油”“胖而不流油”也与前文中的两名官员形成前后呼应,他们就是这种务虚官员的最好代表,只是做样子,走过场,不去实地体察民情,反而听信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一面之词,便认为天下太平,开始自顾吃喝。这或许就象征着在1935年,国民党官员只是顾着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的丑恶嘴脸。顺从与抗争,实干与务虚是本文中的两对矛盾,但是,在今日的社会,抗争之气已经压过了顺从,例如:女性从旧社会中的“三从四德”摆脱,成长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而我国更是凭借着实干精神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如“禹”一样的英雄,也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