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根在石缝中不断伸长,最终去到了想去的所在。
据研究我们的大脑意识有近47%的时间迷失在各种思绪中。
毛姆说:如果对别人撒谎有时确有必要的话,对自己撒谎则在任何时候都是卑劣的。
今天,我就迷失在各种忙中,那就换一种方式来找寻方向。
过年一定会有鸡汤喝,拿走不谢!
以下内容来自老喻“孤独大脑”——像一个混球
1、Adam Bear写到:按掉闹钟,从衣柜挑出一件衣服,从冰箱拿出一瓶啤酒,这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地发生着。在这每件事情中,我们都以为自己是自由行为者(agent),能够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但是这些日常经验真正的根源是什么?看看科学怎么解释。
多像《西部世界》里的场景。
心理学家丹·韦格纳和塔利亚·惠特利地革命性观点是:
自由支配自身行为的体验,只不过是通过事后归因得出了“思想产生行动”的错误结论罢了。就感知本身而言,它与行为的产生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这样,我们有时会以为自己做出了一个选择,而事实上却没有,又或者是事实上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而我们以为自己做出的是另外一个选择。
刚刚发表于《心理科学》的一项研究中,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给出了一个激进但并不魔幻的解释:
“可能在我们体验到自己做出决策的时刻,大脑正在重写记忆,新的记忆愚弄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这个选择是自己先前做出的,而事实上这个选择是在其结果被下意识地感知到之后才完成的。”
关于我们的意识、感觉,其实是大脑加工后的“错觉”。
阿尔法狗的秘密之一,就是摆脱了每一步都算透的“穷尽法”,找到最好的当下的一手。
丘吉尔说:错误的做法是向前看得太远。命运的链条只能一环扣一环。
现实如丘吉尔所言:当我回顾所有的烦恼时,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临终时说,一生中烦恼太多,但大部分担忧的事却从未发生过。
正如《权力的游戏》里的台词:你在乎的人越多,你越脆弱。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回顾可以为过去赋予一种虚假的清晰性。事后聪明式偏差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经过多次研究的有关人类判断的幻想,它会阻碍我们从这些或其他任何故事中收集有用的见解。
索伦·克尔凯郭尔说:人生只能在回望中被理解; 但必须在展望中被度过。
人们倾向于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总结出他们期待总结的内容。
观念的动机决定因素——对自身自利,对世界自欺欺人
我们无意识地过滤数据,只看到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一厢情愿地曲解已有信息。人们的偏好不仅影响到他们所考虑信息的种类,同样也影响到他们所检验信息的数量。我们像对待自己的物质财产一样,占有、保护我们的观念。
被曲解了的二手信息——相信别人告诉我们的事情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曲解。人们喜爱故事胜过真实数据,为了讲好故事,会抹去背景,只叙述自己关注的事情。看似一手的记录实际上是二手的,那些我们认为是二手的信息通常都是三手、四手甚至是五手的。
搞清原理和路径,但不重复发明轮子
祖母帮她3岁的孙子本杰明拉拉链,她一边教他一边说:“拉拉链的秘诀就是在你往上拉的时候,确保你已经将拉链头推到了最下面。”本杰明一脸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这是个秘诀呢?”
你没有必要重复发明轮子。但是你需要从头开始思考。
搞清原理: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回反推。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你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对结果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好高骛远而做出徒劳的努力——因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第一原理”推导出的必然结果。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科学层面的第一性原理距离遥远,毫无意义。倒是该学学,凡事从源头开始思考和推理。
寻找那些无法实现的意义
强大的动机和目的性,能提升成功率。
爱默生说: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但只有追寻意义,才能将我们带到远方。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说: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梭罗说。
从此角度看,混球们是罗曼·罗兰眼中的英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
还依然执着地热爱它。”
如木心言:裘马轻狂的绝望 ,总比筚路蓝缕的绝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