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微信小程序在朋友圈一路爆刷,不时有一种谁要再刷屏就拉黑的冲动,对于这样一个用户体量的应用,推出如此创新性的功能必定会是全民性的引爆。
提及小程序,不免让人想起来现在已经挂掉的百度直达号和存在于浏览器端良久的轻应用 ,不管是轻应用还是百度直达号与小程序一样都为用户提供了相同的产品应用获取服务: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比下载APP更便捷 。
用户在微信当中获取某一小程序的产品服务想必大家都相当熟悉,不再阐述,以用户获取“海底捞”产品服务为例,简单说下使用百度直达号获取某一产品服务的流程(详细见下图),用户只需在百度搜索框输入“@海底捞”,搜索结果会直接显示海底捞直达号页面,在这个页面用户就可以直接订餐位和点外卖。
百度直达号在搜索中“@”商家号时,用户需要准确知道商家号的名称,这与微信小程序不支持模糊搜索所达到的效果类似,用户对于某一产品服务的需求都需要特定场景来激发。
另外,不管是百度直达号还是微信小程序,产品服务对于用户都是静默的,即使用户已经使用过该产品服务,之后商家也不能够推送消息给用户。
从商家角度而言,百度直达号和微信小程序也很类似,百度直达号也需要商家申请入驻,只是不需要小程序那么高的开发门槛。
至于轻应用,需要依赖于浏览器而存在,说直白点就是存在于浏览器中Web APP的快捷访问方式,如下图360浏览器轻应用。
目前应用程序体有三大类:Web APP、Hybird APP(混合应用)、Native App,百度直达号和轻应用都是 Web APP ,小程序是Hybird App,介于Web App和Native App这两者之间,其中,Hybird App相对于Web APP的优势是体验好,相较于Native优势是不用下载。
目前,百度直达号已死,UC和360浏览器端的轻应用不温不火,做为体验更好的微信小程序能带来否流量红利呢?
不管是百度直达号,轻应用,还是微信小程序都是被动激发类型的产品服务,都需要合适场景触发用户使用产品服务,如果从场景触发需求角度来看,微信小程序是不会带来所谓的新一轮的流量红利,因为百度直达号和轻应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需要从用户使用某一具体产品或服务的三种情况说起。
用户从接触到使用某一具体产品或服务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知道自己的需要,但并不明确自己需要的是具体哪一款产品,用户会尝试在某一范围内搜索合适的产品,例如,我有背单词的需要 ,需要一款背单词的产品,我会把应用商店排名靠前的应用下载下来使用,从而找出一款适合自己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会习惯性的搜索APP,而不是搜索Web APP。
二是用户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具体哪一款产品,这个产品能很好解决某一场景下用户的某一个问题,这时要么这个产品已经占领了此场景下用户的使用心智,要么此场景下的问题只能由指定的产品解决,例如,需要一款查单词的产品,用户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有道词典,需要查一下银行卡余额,用户只能用指定的银行APP查询。
三是用户需要处在未被激发状态,直到外在环境激发用户需要,用户此时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知道自己需要具体某一款产品”有区别),但用户的需求却是一直默默存在的,例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之前用户对于手机的想象只局限于诺基亚,而用户对于更强功能和交互的需求一直存在,在火车出现之前,用户想要的会是一批更快的马车而不会想到火车,而用户对于更快交通工具的需求一直存在。
之前已经说过,如果从场景触发需求角度来看,微信小程序是不会带来所谓的新一轮的流量红利,场景触发用户获取某一产品或服务属于以上所说的第二种情况:用户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具体哪一款产品。如果某一产品市场上绝大部分目标用户,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哪里款具体的产品或某几款具体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市场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一片红海,在已有外在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外来者很难进入,说的就是现在的微信小程序,如果你的小程序只是APP换了一个脸面,而此时用户在某些场景下使用什么产品或服务的心智早已经被占领,之前的APP没人用,做成小程序当然也不会有人用。
如果某一产品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目标用户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明确自己需要的是具体哪一款产品,那么,这个市场是用户已经被教育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用户流量红利正当时,赶紧手动抢占用户心智,例如,如今的在线教育市场。
如果某一市场上绝大部分目标用户的需要都处在被激发状态,那么这个市场将是一片未开拓的蓝海,蓝海预示着未来可能存在的用户流量红利。
小程序要想开辟用户流量红利,也不是没有办法,只需要让用户从第二种状态转变到第一种状态:产品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目标用户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明确自己需要的是具体哪一款产品。
能否让用户处在第三种状态,取决于以下这个3个条件:
条件 1:实现小程序的模糊搜索;
条件 2:让市场上绝大部分用户知道小程序的存在;
条件 3:让绝大部分用户养成像使用APP一样使用小程序的习惯。
对于微信而言,条件1 和条件2 可以实现,而条件3就需要在手机操作系统层面动刀子了,可惜张小龙说他们目前没有能力开发操作系统。
感觉不是没有能力开发操作系统,而是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一片红海,开发出来了,也没人用。
对啦,标题中的小程序不具体指“微信小程序”,泛指提供类似“微信小程序”功能的应用程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