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起初最吸引我的是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来就有种自我归属感和力量感,但同时又有点拗口不像是我们理解中的传统书名。而书封面的英文是“Educated”,这中英文看似的确毫无联系。这翻译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我查找了百度,才知道“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这样一看,我似乎理解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大概就是教育帮助作者找到了自我,从而开启了新的人生。
我带着对书名的理解,去了解本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她拥有着传奇的人生: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7岁前从未上过学的人竟能登上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教育殿堂,这真是令人讶异至极,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我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这本书中。
一、原生家庭,伤人累累
难以想象在20世纪还有如此与世隔绝的家庭,塔拉的父亲是摩门教的忠实信徒,他患有“双向情感障碍”,性情狂躁、偏执,有着严重的夸大妄想与被害妄想,同时控制欲极强。他不相信政府、学校、医院等任何组织,坚决抵制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就医。他幻想着世界末日会来临,所以召集家人日夜制作水果罐头放地窖里储存,并准备了汽油、枪支弹药以此来与政府做对抗。他的一系列荒诞的想法及做法也让他的妻子与子女承担着可怕的后果。例如天色已晚时,父亲执意让一家人从亚利桑那州开十二个小时的车回来,在路上遭遇车祸,母亲受伤最重,遭受严重的脑损伤;卢克帮父亲工作时被火烧伤;父亲再一次执意在暴风雪的晚上从亚利桑那州赶回家,途中再次发生车祸,塔拉的脊椎受到严重的伤害;肖恩为父亲工作时从托盘上摔下来……可怕的是每次遭遇身体上的伤害时,父亲都不让他们就医,认为这些经历都是上帝的旨意,只准在家里用上母亲熬制的草药以疗愈。这一家人都为父亲疯狂执拗的决定买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母亲完全依附于父亲,绝大部分情况下对父亲的观点都是无条件的支持,不管是生活方面、教育方面还是对待宗教的态度方面,母亲一直附和赞同父亲的任何想法。在摩门教徒“男尊女卑”观念中,父亲是这个家庭中绝对的权威。塔拉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其中二哥肖恩更是继承了父亲的怪戾与偏执,还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他对塔拉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简直是恶魔般的存在。而这个家庭唯一给塔拉以正面的启示与引导的就是三哥泰勒,泰勒其貌不扬,性格内向,天生口吃,但他酷爱书籍与音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杨百翰大学,也一直鼓励塔拉去接受教育,“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不得不说,泰勒是塔拉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引领者,对她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难怪书的扉页赫然写着:献给泰勒。
总得说来,这是一个伤人累累的原生家庭,不仅禁锢着塔拉的思想,也摧残着她的精神与身体。
二、教育救赎,自我蜕变
通过艰难的自学,17岁的塔拉考上了杨百翰大学,此后,她凭着努力与过人的天赋,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了内心的动荡和三观的重塑,她才知道父亲讲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政府从来不会因为不让孩子接受公共教育而杀人,人生病时应该要去看医生的……也知晓了父亲的种种怪异心理和行为是因为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一点在塔拉身上就有所体现,比如塔拉在面对爱情时,她害怕对方接受不了她这样的家庭以及处于这个家庭中的她,所以她隐瞒了很多事情,但这样做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方,让彼此的关系变得脆弱,渐生隔阂。“我本可以告诉他一切,本可以卸下重担,让我们的关系承载它,变得更强大。可是我没有,我把这个担子留给了自己。我和尼克的感情已经贫血、营养不良、沟通不足,越来越岌岌可危。”比如塔拉在面对社交时,她总觉得自己与这个群体格格不入,想要逃离。“衣服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令人作呕,仅凭衣服无法掩盖。”再比如塔拉在前往剑桥大学读博士阶段,她经历了内心最痛苦的撕裂,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在剑桥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另一方面她的家人将她的求学视为对家庭和上帝的背叛,要与她决裂。她纠缠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来回穿梭,濒临精神崩溃。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塔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她也开始明白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史学家也会由于认知局限,产生错误的观点。同时她也幸运地遇上了赏识自己的伯乐,塔拉的导师除了给她思想的引导,还帮助她申请助学金、推荐上剑桥大学等等。“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于你的内心。”在不断的学习与接受教育中,塔拉越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自我救赎,完成自我蜕变。
“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接受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他们应该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这是塔拉在一次采访时谈到的对教育的看法。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渴望到达的大山,而教育则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自身,并赐予我们飞往心中那座大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