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够了》,先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能力;第一章分析了读书的痛点;第二章讲述了我们该如何读书才能价值最大化;第三章将学习者进行分类,明确每一类的特点,并且讲解进阶的方法;第四章介绍了便签学习法;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升级便签法,如何从移动阅读和经验中学习和成长;第六章是在熟练使用便签法的基础上,将学来的知识构建成一个个知识体系;第七章介绍了搭建知识体系的实例;第八章定义主动学习是有输出的学习;第九章讲述如何帮助别人学习,渡人渡己。
该书所讲的学习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拆书法针对的人群有两大类。第一类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实践应用比较薄弱。比如新入职的HR应届生,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但是却患有知识消化不良的症状,通过拆书法可以将知识内化应用与实践。第二类是大量的实践经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比如技术岗位的一些老师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理论输出和能力迁移比较困难,通过使用拆书法,总结反思出自己的方法论,进一步的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对于图书类型来说该书针对的是致用类图书,对于学习能力强且知识渊博的人,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事务,比如,电影、小说,都可能让他有所感悟,有所成长,这个时候对他来说致用类图书的范围就是他所能接触到的一切;而对于学习能力差一些,知识储备也比较少的人来说,致用类图书就是指狭义的属于致用类的图书。
第一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渴望进步和成长,这来源于我们的本能,而我们成长的方式是学习。远古时代的人们主要是向自然界学习,随着人类长河的延续,我们创造了文明,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有文字,有图像,有视频等等。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库,选择学习什么,从哪开始学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似乎我们的时间精力总是不够用;哪怕学进去了也会发现知识超纲,看不懂;或者理解起来很容易,也觉得十分正确,可是真的需要应用的时候转身就忘,解决问题还是老一套。似乎我们在学习上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这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焦虑。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套能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效率的一套方法。
第二章:职场是一个讲究投入产出比的地方,我们希望较小的投入换取巨大的回报,如何价值最大化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用盖房子来比喻的话,学校里的学习更像是打地基,我们按部就班的学习知识,把我们的地基打的牢牢的,这个时候的重点是全面兼顾,稳妥,所以我们不用着急,我们跟着课程安排一点点的消化吸收知识。
而在职场中的学习,更像是盖房子,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根据自己的住宿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房子。具体来说当我们碰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我们希望通过针对性学习新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下一次再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对学习的要求是边学边用,学了就能用,这个时候的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
明确了场景和目的不同,那我们学习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本书提出了有效学习的五大公理。
1. 自我导向,作为一个成人学习者,我们大部分人已经完成了通用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个时候我们学习的目的就变成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需要完善的地方都不相同,而不存在某一类知识专为某个人的某项需求而生,因此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知识改造拼接成我们想要的模样,添加到我们的知识体系当中。
2.关联经验,相比于少年时期我们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这些经验帮助我们更加理解这个世界。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看电视,看电视里人物生死离别,人物的悲伤完全无法触动到我,我只觉得莫名其妙。而年岁渐长,自己也开始体味这人生百味,再看到类似的内容,却忍不住落下泪来,与人物共悲伤。因此将学到的新知识与旧体验联系起来就可以内化新知识。
3.强调实践,我们需要用到的知识很多,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我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慢慢的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可是这种理想状态不会存在,我们总是面临这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和需求又有轻重缓急之分,我们的学习也与之对应。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5.内在驱动,出于个人成长和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学用结合,有输入有输出,螺旋式动态上升,形成闭环。
第三章:我们已经做好学习新神功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上手呢。不要着急,在上手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一下自己的情况。搞清楚自己的内力有多少,才能选择合适的招式逐步进阶。本书将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初级学习者,就像我们在上文所举的盖房子的例子,在打地基阶段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地基打完了,该盖房子了,还是用打地基的方式,这个时候地基打的再厚也是地基,很难向上发展;第二种高级学习者,已经转变了学习方式,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可是就算学会了盖房子的方式,可是每个人盖房子的质量和速度是不同的,如何又快又好的盖好一栋房子,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我们一直都要学习和思考的事情;第三种学习促进者,他们不仅能盖好自己的房子,还能指导和帮助别人盖房子,指导的多了见的多了,反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盖房子的能力,这样就能更好的指导别人,如此循环。
第四章:便签学习法,通过简单的方式,让我们的学习思路从以知识为导向转变成以自我为导向,从初级学习者升级为高级学习者。
拆书七步:
1.明确目标,阅读致用类图书,提升具体能力,解决具体问题。
2.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对自己重要的地方放慢速度,仔细阅读,反之,不求甚解。
3.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话重述信息(如原书内容简单易懂,画线即可),或者该信息对自己的启发,写好后贴在相应的书页。
4.针对I便签的信息,在A1便签上写上自己的相关经历,贴到I便签旁边。
5.规划应用,先定目标(符合SMART法则),然后定下可实行的具体步骤,写在A2便签上,贴在书页上。
6.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用作提醒。
7.看完一本书后,将所有A2标签拿出来贴到墙上或者冰箱上,提醒自己落实行动。
微信训练法:接下来的一个月,看到一篇好文章想要转发的时候,试着重述一下文章中触动自己的点,理清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补充自己相关经验,和自己之后的应用和行动。如果想不出来写什么,那就放弃转发。
第五章:除了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使用便签法,还可以在移动阅读中和经验中使用便签法。
知识与信息的不同在于,知识往往有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书籍中大部分是知识,提供了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我们理解和应用起来会更容易。在移动阅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是信息,我们只要理清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将信息变成知识,那么书籍阅读与移动阅读没有区别。
我们学习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帮助理解和深化知识。实践和理论是学习的两条腿,也是一个闭环,相互促进。因此在经验中使用便签法,就是从实践中总结理论,也就是使用A1先写下问题,从问题中反思找出问题的本质写在I便签上,然后规划A2便签。在真正的行动中检验信息,发现新问题,再次反思,如此循环。
第六/七章:告诉我们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三个思路:一是从问题出发,碰到了问题,去反思追问,去咨询请教,在行动中不断逼近问题本质。二是从点到网,把平时接触到的零散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整理,聚沙成塔。三是从网到点,梳理出精挑细选的某本书的框架体系,使用便签法将其他来源的知识或经验填充到这个框架当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八章:主动学习就是有输出的学习。对于A1/A2来说,最有效的输出是体验与反思;对前因后果来说,最有效的输出是写作;对适用边界来说,最有效的输出是教会别人。
主动学习之前需要先识别自己的核心能力,如果不清楚,那就提升自己最底层的能力,最底层的能力适用于任何场景。核心能力分类如图所示:
总而言之,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当下该强化哪座“建筑”,那就去规划相应的学习。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千万不要逛街式学习,最好核查自己的“市政公共设施”,看哪方面需要加强。
第九章:通过教会别人从而让自己得到最好的学习,可以把一本书加工成现场培训,也可以帮助身边的人搭建知识体系。现场培训使用的方法是“拆书法的RIA现场学习”,如图所示。
首先,我们需要一本能带来核心知识的书。其次,我们需要有一位拆书家。拆书家选择原书拆页,请学习者阅读;拆书家讲解引导,帮助学习者理解并联系自身;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反思经验、规划行动和现场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