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西贝的案例让我对本书第252页『品牌三大理论』中「品牌文化」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些,“创造一个品牌,既要创造它的物质财富,也要创造它的精神财富。”
华杉老师在本书第254页讲道:“什么是有文化的品牌呢?先找到文化的权威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品牌文化就是品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里让我看见,「品牌文化」这个词的重点在于「文化」而不是「品牌」,过去谈到这个词的时候,会把注意力更多的聚焦在「品牌」上,忽略了对「文化」的理解,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是,只是泛泛地谈愿景、使命、价值观,并使其束之高阁,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实实在在地在经营的过程中创造「品牌文化」。
我突然理解,重新理解「品牌文化」的过程,也是清洗词语的过程。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文化」的定义让我感受到,主体是人类,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是聚集了志同道合、有着共同使命的人的地方,企业或是品牌的文化,也就是这群人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里让我看到,过去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过于倾向或是侧重“物质财富”的发展和创造,忽略了精神财富的部分,也忽视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通常情况下是先把物质财富发展起来,发展到很壮大的时候,才开始补充精神财富的部分,但补充也停留在形式的层面,而不是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与物质财富一同规划并创造出来。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现象是,企业会害怕自己显得没文化而去装作有文化的样子,也就是通过包装对品牌形象进行管理。这种行为其实已经远远偏离了「文化」本来的定义和意义。
“品牌是一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缺失了「精神财富」的品牌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也是“没文化”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有文化的表现呢?
文中写道:“有没有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这里让我明白,企业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创造精神财富的客体或是目标是:社会。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才能融入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是根植在了「母体」上,或者说是彪炳史册。
企业没有将社会作为创造精神财富的客体,并从「母体」出发去创造的精神财富不能寄生在「母体」上,没有融入进人类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没有积累的创造活动,是企业内部的自嗨行为。
文中写道:“华与华把品牌文化创造的精神财富分成情绪财富、人生财富和知识财富。情绪财富是创造愉悦;人生财富是进入了消费者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他们人生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知识财富是,企业是经营知识的机构,也是为人类创造新知识的前沿。”
这里可以看到「精神财富」分为三类,也是三种不同的境界。
首先是要创造愉悦的感受,文中提到运用“修辞学”的方式在语言表达方面创造愉悦感。其次是人生财富,人生是一个过程,由各种各样的经历构成,人生的经历中会出现一些重大时刻和节点,让经历的人体验到了不同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这些被通称为“回忆”的部分也就是人生的财富。最高的境界是创造知识财富。
文中写道:“品牌文化就是品牌教化,那‘化’其实就是同化、教化、感化的意思。所以我们说真正驱动社会运转的是知识。”
企业实际上是在做研究总结经验,创造知识、经营知识、传播知识,然后将知识或是理论开发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也是常说的“教育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