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0多年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提出一个关于责任自负的概论叫课题分离,就是分析一件事是谁的课题,就看最后承担结果的人是谁?谁承担结果,便是谁的课题。
用中国话讲就是责任自负。但是咱们可真是没有做好责任分工,也就是没有明确课题,没有分清界限。总是习惯于越界做事。
最典型的也是当下父母最焦虑的就是孩子的事吧,学习父母操心,结婚父母还是操心,孙辈的事也是闲不住地管。
结果孩子们的事也管不好,父母还费了心,孩子也不领情。正是课题不分离结果就是“费力不讨好。”
课题分离,就是要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不要越界,不去干涉别人的事,也不允许别人来干涉自己,做到泾渭分明。
我们家里对课题分离践行的比较到位。孩子从小就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我们商量着列个学习规划表,按月制表,按月表彰,学期末进行总结表扬。
每天完成每项任务孩子就提醒我去打个勾,而不再需要我去提醒他了。结果慢慢就养成了孩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也确实让我省了好多的心。
那时候还不知道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只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没有空,就希望孩子自己管好自己。
很多比我操心的父母,常常为孩子弄得焦头烂额,结果孩子的成绩始终是上不去。
我想可能就是父母管得太多,逼得太紧,使小孩子丧失了信心,少了自觉自愿的能力,好像学习是为父母学的,父母催就学,父母不催抓紧玩一下,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尤其是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总会说,我不上班就是为了伺候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太不懂事了。
再或者夫妻二人感情不和,也把责任转嫁给孩子“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你看你现在还不知道努力。”
这些都是典型的课题纠缠,把自己的人生的不幸转嫁给孩子,要求孩子来承担自己的课题。
这种教育方式,小孩子都知道父母所谓的“为你好”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好,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虚荣或支配欲,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提倡的课题分离,就是厘清人生责任归属,不管是家庭中还是恋爱中,都不要强调我是为了你才怎样怎样,这种爱意会让人际关系变成一种相互支配和牺牲。
虽然自古就提醒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但多数都认为那是成人后的事。其实从小孩子出生时就该养成这种课题分离的习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自己管理好自己。
可我们的父母总是觉得如果少了自己的督促和参与,孩子会不学好。然后就活得非常累,事事操心,件件过问。孩子们都养成了甩手掌柜,到老了想让孩子们做点事,都使不动。这成了一种恶循环。
在我看来还是当父母总是对孩子们抱有不信任不放心的心理,没有做好课题分离,也就会在出现问题时,推卸责任,相互指责。
孩子在幼儿时玩玩具、在儿童时读书学习、在中学时如何处理学习和人际关系、在恋爱时如何选择自己的伴侣,在事业中如何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等等,都是需要父母合适的引导,并确定课题,划清责任,确保不插手干涉,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只有这样学会放手,给予尊重和信任才能够使孩子们得到成长,父母们也会受益,家庭的氛围才会轻松和谐。
原创文字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