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物种中个体似乎本能地具有依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未必被限制在幼体和生父母之间。一个惊人的例子便是铭印现象,即对于某些物种的幼体(特别是鸟类)而言,它们会把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或其他个体当成自己的妈妈。比如被一只鸭子孵出来的小鸡会把将它孵出来的鸭子当做妈妈,即便他本身是一只鸡,而不是一只鸭。类似的、更为复杂的依附过程会发生在人类的婴儿和他们的照料者之间。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母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他通过行为学途径论证人类的婴儿为了生存需要与母亲建立关系,然后他观察了在与母亲亲近或分离所引起的焦虑方面的行为。
婴儿的依恋模式
发展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斯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来研究依恋的各种形式。他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来观察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婴儿的依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安全型依恋,另一类是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有两种形式,焦虑-矛盾型或者是回避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感到很安全,他们并不总是依附母亲,愿意在母亲周围探索或忍受新奇的经历。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再次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这种类型的依恋约占65%。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种类型的依恋约占21%。焦虑-矛盾型孩子不想自己的母亲离开,想要与母亲接触,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会又怕又恼,放声大哭。即便母亲重新回到身边,也很难对他们进行安抚。这种类型的孩子约占14%。
成人的依恋模式
婴儿期形成的依恋模式在儿童乃至成人的行为中都会持续,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工作满意度,会影响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选择,还会影响他们的亲密体验。当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们的依附范围扩展到同龄人,朋友,老师,同事和生活圈里的其他人。
成人的依恋模式也有三种。
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的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人群中约占60%。
回避型: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感到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约占20%的。
焦虑-矛盾型:我发现自己喜欢与他人接近的程度总是超出他人愿意与我接近的程度。我总是担忧我的爱人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是担心他不愿意与我待在一起,我想要与我的伙伴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有时这会把别人吓跑。在人群中约占20%。
这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婴儿的安全性,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