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没看电影之前,只是看到这个片名,我想这会是一个讲述没有存在感的家庭主妇(关于日本的合理联想)黯淡、悲催的一生的电影。结果看了之后挺意外的,松子的一生确实很悲催,但绝对不黯淡。她曾经是璀璨迷人的音乐老师;即使做土耳其浴女郎,也做成头牌;后来在监狱里学习美发,也能练就一身好手艺;中间穿插着做过一段家庭主妇,也是做得红红火火……
她全情的投入到恋情中,然后被伤害、被抛弃,然后再全情投入,在被伤害抛弃,这样像打不死的小强般一轮轮的重复。在她的身上我们因为看到悲催、不堪而悲伤甚至愤怒,但也会被她一直带着的那股强大的能量震撼。
所以松子的一生虽然悲催,但却不是黯淡的。
可是问题是,她这样一个能量巨大的人,缘何活成那个样子呢?
我觉得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她人格上的巨大bug——人格黑洞;二是她的命运不济——运气实在太差了。
她人格上的巨大bug,可以说是人格黑洞。片中完全把她的母亲隐去了,按理说这种人格黑洞的形成一般会是在很原始的关系中形成的,多是母婴关系(人格问题形成的时期和关系越原始,破坏力越大)。由于影片没有交代,就只能这样推测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格黑洞破坏性后果:一是,由于缺乏安全感、认同感、价值感,而不断的要从父亲这边争取关注、不断讨好以获得补偿,却求之而不得,进一步影响主体感的确立与形成,最终形成非常典型的一种成人不安全型依恋类型——痴迷型(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这种依恋类型让她在每段恋情中都以乞爱的姿态存在而没有主体,这是她在每段亲密关系中受挫的主要原因。
第二,这种人格黑洞让她会被某种与她的古老关系模式有关的恐惧所俘获,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她的社会化水平几乎为零,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最典型的就是导致她在使她人生发生巨大转折的“偷钱事件”中的表现,包括她决定帮学生隐瞒、去向老板求情、偷同事的钱等等,这些做法都绝对让人匪夷所思。只能说是这些情景引发她在古老关系模式中的巨大恐惧,导致她被人格黑洞“吸进去”,引发的人格坍塌。
而她的命运不济在于,这些事件一件件的发生(当然其中有性格使然的原因)。她本身是痴迷型(高焦虑、低回避)的人,却一再遇到恐惧回避型(高焦虑、高回避)和疏离回避型(低焦虑、高回避)的人,这种类型的不匹配,导致她一伤再伤。举例来说,痴迷型的人爱上疏离型的人导致的结果是:痴迷型的人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对方的依赖干预而烦恼,如此循环往复,大多以痴迷性被抛弃告终。松子遇到的这些人当中,作家男友就是典型的疏离回避型,而男学生则是恐惧回避型的典型。松子的命运悲催在于,好不容易遇到理发师,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关于依恋类型,详见后附资料),让她获得了良好的爱的贯注,以致在被警察逮捕时还能保持良好的社会化水平,没有被那种原始恐惧俘获。却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又给了她一次重创。这样一次次的伤害、抛弃最终让她成为被压死的骆驼。
问题又来了,松子为何能像打不死的小强般一次次的投入呢?
除了她天生带有生命能量格式以外,关键就在于,她一直都在追寻,内心其实没有完全的否定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攻击自己,才会一直这么有能量。这也是这部戏剧式的悲剧电影中隐藏的正能量。
在松子身上,很多人会照见某一部分的自己。虽然松子坚持追寻的能量让我们感动,但是没有人想活成松子那样。如何避免呢?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通过心理学知识更加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很多时候,接纳是改变的核心基础,而了解就是改变的动力源泉。
附录:
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
张俊杰,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之前回答了一个问题:男朋友对我态度冷淡,应该怎么办?发现许多朋友对其中的亲密关系测验很感兴趣,而且测完之后发觉自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来具体询问怎么办,所以特别整理了早先所学,尽量通俗易懂地从依恋的概念、儿童的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依恋类型三个方面来说明我们如今的依恋类型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最后,稍加探讨如何转变依恋类型。
依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 & 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具体如下:
注:第一个场景持续 30 秒,其余各场景均为 3 分钟。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上述研究方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 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 20%。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③ 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约占 10%~15%。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因此,在孩子的信号和母亲的情绪表达间常表现出不一致。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依恋类型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简单说说。
依恋类型差异的产生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遗传与环境(或者说,天性与教养)的争论(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即人的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是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其中教育条件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所以,依恋类型差异的产生既与个体本身先天的生物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教养、所处的家庭环境等有关。
儿童先天特质尤其是气质与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注意!这里的气质需与生活中常说的气质区分开来~ 心理学中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比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而关于后天影响依恋的家庭因素,鲍尔比提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该模式包括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available)、敏感的(sensitive)和有反应的(responsive);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涉及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的。例如:当需要时,看护者是敏感并总是可得的,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一种认为别人是有反应并可信的、自己是可爱的并有被照顾价值的内部工作模式。反之,当看护者是不一致和拒绝的,婴儿就有可能发展出别人是没有反应的、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或自己是应该自我满足的和不需要别人关爱的。如此,内部工作模式构建了个体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心理表征,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和行为。
现在一般认为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看护者的行为,依恋是在婴儿与看护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
由儿童过渡到成人
在鲍尔比、艾斯沃斯等人之后,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研究者们开始讨论依恋原理与成人的亲密关系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认为,婴儿的依恋功能包括“维持亲密”(试图寻求和保持与依恋对象的亲近)和“抗拒分离”(寻求与看护者的亲密,拒绝分离);“安全基地”(把依恋对象作为其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港湾)和“避风港湾”(当受到威胁的时候寻求依恋对象的帮助,获得安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发展轨迹: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常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Hazan & Shaver 于 1987 年在《婚恋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它有着和早期依恋相似的生物系统,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他们的研究表明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婴儿的依恋系统特征——维持亲密,抗拒分离,安全基地和避风港湾——同样可以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观察到。由此,依恋研究迅速成为人际关系科学最热的研究领域之一,而从成人依恋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开始成为依恋研究热点领域,随之各种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的陆续公布。
成人的依恋类型
当依恋理论发展到成人依恋领域的时候,Hazan & Shaver(1988)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早期社会经验不同产生了关系风格上相对持久的差异,婴儿依恋中的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在成人的恋情中也得到了证实。在 Hazan 和 Shaver 提出婚恋依恋分为三种类型这一观点后,引来众多依恋专家的关注。1991 年,Barthofomew & Horowitz 的实验提出 Hazan 和 Shaver 之前所提出的回避型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回避型,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这就将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了四种而非三种。
具体来说,成人的四种依恋类型如下:
第一种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基本相同。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以爱情关系中的关怀、亲密感、支持和理解为标志的。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其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
第二种痴迷型(preoccupied),是给予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痴迷型依恋的特征是对人际关系怀着混合的情感,这就使人处于爱、恨、怀疑、拿不起、放不下的冲突情感之中,导致一种不稳定和矛盾的心理状态。通常,痴迷型的人总觉得自己被误解和不受赏识,认为自己的情人和朋友都不可靠,不愿意与自己建立持久的关系。矛盾依恋型的人担心他们的恋人并不真正爱自己,或者会离开自己。因此,他们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回避型依恋常常表现出惧怕亲密关系和拒绝信赖别人的倾向。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在关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转变之前就开始退缩,他们对爱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靠或过分急于对爱情做出承诺。结果是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密的关系。
恐惧型(fearful)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地防止冲突和其他代价过高的关系,有时想到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
而疏离型(dismissing)的人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会更关注替代选择,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择,并且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引。他们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做任何报答。
整体而言,安全依恋是以个体能够流畅地表达与依恋相关的经历和情感为特征的, 安全依恋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相似经历和情感, 而不安全依恋是以防御性地拒绝或不能够整合与依恋经历有关的各种信息为特征的, 这会导致个体与他人之间沟通不畅、对他人抱有消极期待以及自身社会功能出现问题。
之后,Brennan, Clark, & Shaver(1998)用维度法来考察依恋风格, 他们认为, 依恋类型可以被概括为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
回避亲密(avoidance of intimacy)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会影响人们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而与伴侣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的人,其回避亲密的程度就高。
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会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安全性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地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疏离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至于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如果将类型法和维度法综合起来考虑,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两维度四分类。在这两个维度——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下图:
或许,我们应该这么理解依恋的复杂性:存在忧虑和回避这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塑造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表现出的各种适应性行为。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如果你比较任一维度上的高分和低分人群,就会发现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差别很大。而得分在中等水平则无关紧要,即使因为这些得分不同可以把他们归结为“安全型”和“疏离型”等不同的依恋风格。最近的依恋研究不再简单地把人们分为安全、痴迷、恐惧活疏远四种类型,而是给出人们在忧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尽管如此,把依恋类型分为四类简单明了,所以仍广泛使用,深入人心。但依恋风格差异最大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安全型和不安全类型的人(高忧虑被弃或高回避亲密的人,或兼而有之)之间。
依恋类型的改变
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个体特征。这样,亲密关系中,双方某些依恋类型的匹配可能比其他的匹配要好得多,更让人满足和稳定。举例来说,假若痴迷型的人爱上疏离型的人,就产生了依恋类型的不匹配。痴迷型的人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对方的依赖干预而烦恼,双方都不如与安全型的人相处轻松。
前面说了,依恋类型一方面受到与生俱来的个体特质(如气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经验在塑造人际关系的 依恋类型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并不会只是被动的受到童年经验的束缚,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不过,尽管依恋类型能改变,但它们确定后相当稳定而持久,并影响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大起大落的新经历,人们的依恋类型可以持续数十年不变。
那么,如果你属于不安全依恋,而又想改变自己(或者,你的 TA 是不安全依恋,你想改变 TA),该怎么办呢?大家的情况不同,有着各自的特殊之处,这里只能就其原则泛泛而谈咯( ̄y ̄)~
首先,希望你们共同来了解依恋理论,可以看我这篇科普文,也可以看其他更详细的书籍,比如这本: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豆瓣)。很多时候,了解就是改变的动力源泉。
其次,不管是你自己或你的伴侣属于不安全依恋,都希望你们能够接纳自己,自我接纳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自我接纳,可参看:为什么心理咨询要把接纳自己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强调? - 动机在杭州的回答。很多时候,接纳是改变的核心基础。
最后,既然治疗师可以通过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来使来访者重塑依恋类型,那为什么作为情侣的你们不能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成长呢?
我相信,如果情侣双方共同理解自己的依恋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在接纳自己行为和情绪的基础上对恋爱中的矛盾获得新的认知和评价,并且通过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改善自己的人际期望、情感体验定势和对他人与自我的表征性质,就可以实现亲密关系质量改善和个人安全成长的双向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以为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处理冲突、相互理解、包容接纳的基础,更是形成亲密关系中积极体验所不可或缺的。关于伴侣间如何沟通,可参看:如何维护长期的恋爱关系? - 张俊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