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为这篇文章拟好了题目的时候,我才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我又再一次被工作弄得焦虑不安了。这次的不安持续了四天的时间,算是近期比较短的一个周期。
自从7月进入动荡不安的一个月以来,我似乎就没有在正点下过班,每天看着其他部门的同事晃悠着走出单位门口的时候,我才发现手上有一堆永远干不完的活。在两位同事的病休相继到来之后,我们团队每个人肩上的任务又加重了一点。
但令我焦虑的除了这种工作强度,更是对未来的担忧和怀疑。我开始觉得所干的事情不过是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任何一个经过几个月培训的新人都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工作。而限于人员的缺少,在本部门无论成绩多好,根本没有提升的希望。哦提升之后的工作,我也完全提不起兴趣。
很显然,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是不正确的。我花了两周的时间去适应新的节奏,协调我所要承担的两个部门的工作量。然而在上周五,我的心态又一次失衡了。上周我除了要做两个部门的工作外,还要参加一个情景剧的排练并写剧本,要作为主力参加一场单位的知识竞赛,要为16个人做一场培训,周五又进行了2个小时的宣传活动。这些还远不算完,在工作的8个小时内是排的满满当当,没有一丝一毫的喘息。我还记得我宣传回来后,两条腿的僵硬的不行,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想动,嘴里呢喃着,我真的干不动了。
是真的,感到身体与心灵的疲惫。那么这些工作给我带来了什么价值呢?我的个人能力提高了吗?情景剧的演练纯属浪费时间,知识竞赛也只是走走过场,培训的时候基本没人在听,宣传活动与我的考核毫不相干,在柜员的工作岗位上,我干了好多非本岗位职责的工作,在零售的工作岗位上也只是做一些数据的统计。总之,我感到我的时间在被最大限度的浪费。
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们不约而同的意识到,我们在做一些十分琐碎而且不出成绩的工作。一会建一个小表格,一会看一下资料。下班时简单回忆了今天已经做完的事情,竟然什么也想不出来。周六参加完知识竞赛后,我觉得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周日根本起不来床去图书馆占座,下午去咖啡馆睡了好久。
记得我没调动网点的时候,上一个网点的业务量比较少。我可以在把手里的活干完之后,恰当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时候,我是工作节奏的主人。现在,我仿佛变成了工作的奴隶,被庞大的业务量支配着却没法说不,更别提私人时间也要用来加班了。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我今天突然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大概是之前大脑一直在做发散思维,如今却有了答案。之前在社群里L先生给我解答过,如果抽离出“工作”和“私人”时间的界限,去考虑这些事情对自己有没有益处,将工作的高回报当做一项长期投资,那么整件事就能扭转过来。我之前一直没有体会到这句话和我目前问题的联系,不过幸好,我现在想明白了。
目前我所拥有的平台和资源是有限的,但却是我自己无法得到的,需要借助工作单位的力量。那么所派给我的工作和任务,其实可以被我当成是锻炼我某种能力的工具。比如在培训中,我可以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多学习一些技巧,然后在培训中应用,把我的同事当成小白鼠,来实现自己的各种构想;在零售宣传活动前,我可以给自己设定自己的目标,比如拜访几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应用哪些营销技巧;知识竞赛的题目确实没时间看,但是我也幸运的拿到了个人奖项,可以为自己的履历多一个备选等等。
经过我有目的、有侧重点的去做这些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我来说,已不再能够支配我,而要反过来被我支配。甚至,我可以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培养我想要进目标企业的能力。比如,目前我的目标企业是一家投资公司,需要一些风险管理和信贷的知识及经验,我的工作只能接触点皮毛。而现在,我可以不时的跟同事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或者利用工作之便去观察这些同事做这些工作的技巧和他们本身的特点,这些业务耗时多久、需要多少人脉,这些人脉来自于自身还是来自于上级分配,都可以被观测到。
诚然,这些想法的实施并不容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态转变了。即使工作再多,我仍然可以做工作的主人,我要把每一份工作都放进每一个我想让它们呆的格子里,每天下班,我都要总结在这些工作中提高了哪些能力,学习到了哪些东西。相信只要我能长久的保持这种心态,我一定能达到我想要实现的目标。
我又再一次走进了工作焦虑的怪圈,幸好,我又一次及时的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