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下班照例去接凡子,凡子妈发来信息说,要我帮忙去接下同事家的孩子,因为她同事在建材市场今天要加班,估计会比较晚,而她要先回家收拾家务做饭,所以就委托我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凡子每天是下午18:40放学,都是由正、副班主任两个人组织孩子们走到学校门口,然后由家长们把孩子们领走。凡子所在的一年级一共12个班,每个班差不多50个学生,一个年纪基本上就是600个孩子,再加上600个在学校门口守候的家长,接送场面可想而知。
因为天气已经入冬,接上凡子天基本上已经微微黑了,然后一手牵着凡子,另一只手打着手机手电开始寻找另一个小朋友。这里就先叫他“小明”吧,边走边给凡子作解释。到了小明的班级,给班主任出示了各种身份证明(小明妈妈也提前给班主任打过招呼),就把小明领走了。
回家的路上,小明一点都不认生,拿着今天在班级里获得的小红花,不停的念叨。说这是他开学1个多月以来获得的第三个小红花,再攒4个,就能从班主任那里兑换礼品了。我问他是如何获得的,他说是在班里表现好,班主任就给奖励,我又追问了好几次什么才叫个“表现好”,小明才说出来:比如“吃完饭后收拾小饭桌”、“上课认真听讲、坐端正、不说话”、“帮助老师打扫卫生”……
一路,两个小朋友有说有笑,话题很宽泛,也一点都不陌生。到家后,小明还是很有礼貌的,询问凡子妈:
“阿姨,我可以先洗手吗?”
凡子妈很愉悦的回应说:“可以”
小明洗完手后就跟凡子去了书房,两个玩的不亦乐乎。
晚上7点半,小明的妈妈来到家,来时还带了一箱饼干。凡子妈做了饭,饭桌上两位妈妈不停的交流育儿经验,听到小明妈妈的育儿经,凡子妈是如拾珍宝,比如:小明现在会自己洗头,养成回家主动换鞋、洗手、穿衣服的习惯,最主要的是人家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受表扬,而且拿到了结果—小奖状……期间我也插嘴问小明爸爸是如何参与孩子的教育的,结果小明妈妈说:孩子爸爸性格比较柔和而且经常在外出差,通常孩子教育还是她参与的多,偶尔回来一次沟通也比较平淡。
家长们聊的HAPPY,孩子们也玩儿的津津有味,到了9点小明还是不肯回家,凡子妈提议说要不把饼干拆开,给两个小朋友分着吃了。由于是那种直径7-8cm的大饼干,就先给了每个孩子5-6块,凡子还是嚷着要,这时小明说:
“这是我妈妈买的!”
凡子说:“那你可以再给我几个吗?”
小明说:“可以!”
然后就又给了凡子2-3块,凡子也说了声“谢谢”!
到了9点半的时候,小明在妈妈的百般催促下终于肯回家了,回去的时候小明妈妈还是执意要把饼干留下(还剩下多半箱),凡子妈一直在推让。结果小明这个时候说:
“不行,这个饼干不能给他,这是我的!”
小明妈妈连忙说:“你把这个留下来,我给你重新买1盒!”
小明愤慨的说:“不要,我就要这盒”
说着就把盒子抱在怀里。
母子俩就开始争论起来,凡子妈看状况不妙,就劝小明妈妈:
“你就让孩子带回去吧,我们家有呢,别把娃一会儿整不高兴了!”
小明妈妈见状,只好对小明说:“那我们再给弟弟再拿一些,剩下的你拿走”,说完,就从盒子里抓了一摞,约么十几片吧,放到了我们客厅的盘子里,散落开来,看着挺多的。
结果小明又开始嫌弃他妈妈给抓多了,走到门口的时候又计划把盘子里的饼干拿回去,这个时候小明妈妈急忙拦住,就把小明往楼道里推,一边推一边劝,结果小明在楼道的拐角处就大声的哭起来了。
凡子妈看着这种情况,掉头就去桌子上拿饼干,我急忙给拦了下来,在楼道拐角仓促的跟我们道别后,小明妈妈便拉着依然在哭的小明下楼了。
大约过了1分钟吧,我听见楼道里小明又开始放声大哭,然后小明妈妈就开始“咆哮”(这点让我很吃惊,因为小明妈妈看上去是个很斯文的人),持续了2分钟左右,小明妈妈就拉着她走出了楼道门穿过广场,我家住在6楼,但我依然可以听见小明妈妈的训斥和小明嚎啕大哭的声音……
片刻后,凡子妈问我为啥不让她把饼干送回去,我说:“如果送回去,今天你就是彻底伤了人家小明妈的自尊了。你想啊,本来你今天又是帮人接娃,又是忙着做饭,人家为了表示感谢,给孩子买个饼干,这本来是个很好的事。结果送出去的心意被自己的孩子又给要回去了,就留了那么一点点,你要再给回去,那不是证明你确实不高兴,而且让本来很没面子的小明妈,脸更挂不住了么……”
凡子妈:“哦……”了一声。
然后我又问:“你刚才说她家娃学习好、习惯好,高予凡身上问题比较多……那我现在再问你,你现在觉得小明还有那么好么,高予凡在刚才那个场景里会是小明那种状态么?”
凡子妈笑了笑……
寄语:好和坏、优点和缺点,其实都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说:一个孩子特别活泼好动、话很多,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我们可以说他:多动、不稳重,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说他驾驭语言和四肢的能力很好,求知欲很强……很多时候,结论,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大多数时候我们通常在用片面的眼光和单一的标准对孩子创造的“结果”进行评价,时间长了可能还会贴上对应的标签,这种标签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可能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吧”“反正你眼里的我就是这样,无所谓”,孩子最终变成我们一直评价的模样,而孩子最终的模样,可能正是我们亲手塑造出来的……
今天在看《第二曲线》中“金色的种子”这一章节的时候,书提到了:“对于父母而言,首先是希望自己的后代符合统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途径和阶段,但这可能会妨碍他们发现孩子身上的种子……能力是所有孩子都具备的,如果我们学会用第三只眼观察,把那些不同的点当做线索,而不是需要纠正的缺点……父母对于成功的观念往往很狭隘,看到自己的孩子发展的兴趣与能力如此不同便会感到不安……”
是啊,人的智力被分为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7大类,正式的教育系统往往关注的是前两者,但是走出校园后发现其实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智能又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必须发现这一点,培养孩子身上特有的种子,而不是社会普遍认知和关注的种子。
所以,我仍然希望凡子是那个有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不停的犯着许多小错误、对凡事都充满好奇、上课不是特别认真、偶尔被老师批评的孩子,因为这让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他其实还有很多成长的可能性,可能变得比现在要优秀,可能变得远比我们想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