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过年一直很热闹。记忆中,一到过年家里就会杀猪,来了许多帮忙的亲人。大早上人就都过来了,烧水、宰猪、卖肉、清理猪肠子……人多,热闹!一到宰猪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小伙伴来看,听到猪撕心勒肺的叫声,竟然也不害怕。
那时候买肉的人,老早就买了,一买就几十斤,二三十斤的猪腿从来没有分开来卖过。
离过年还有两三天的时候,大概就要忙完了,给帮忙的亲人邻居去送肉,算是忙活这几天的报酬,自己家也只是挣了过年要吃的肉罢了。
家里必然是要留一个猪头和好多猪蹄的,找来沥青,用火烧化了,把猪头和猪蹄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沾满沥青后拿出来放在冷水里,再把沥青一揭,猪毛就被粘掉了,很干净。
年三十儿的晚上,开始炖肉,烧着木柴,既有肉香,又有柴香。我们这些孩子们都去看春晚了,肉炖好后,把我们叫进厨房,捡着爱吃的肉,使劲儿吃,真香啊!这是过年最大的乐趣。
后来,家境好了一些,不需要杀猪也能买得起肉过得起年了。有时候会买一个猪腿,有时候会买带排骨的部分,但猪头和猪蹄儿是少不了的。年三十儿依旧要炖肉。除了肉以外,我最爱吃的是猪心猪舌头和猪蹄里面的瘦肉,很挑,对吧,但父母总是会满足我。吃猪蹄的时候,爸爸会把猪蹄进行分解,用手就撕开了,然后把里面的瘦肉分给我,把煮蹄筋分给弟弟。
年三十的晚上,爸妈就要给我和弟弟发压岁钱了,从小发到大,从一块到五块再到十块,一直到弟弟结婚我出嫁。后来的压岁钱就发给了弟媳,他们有了孩子后就发给了侄子,数目也从几块钱到了几百块。
再小一些的时候,妈妈会给我们买摔炮玩儿,使劲一摔就响了。就买了一次吧,但玩儿得很过瘾,至今记忆犹新。
我从出嫁后的这两年,没有在家过年三十,甚至也没在初二回娘家。婆家太远,第一年过年,因为怀孕不到三个月,怕路途颠簸会出意外;今年,孩子太小,回婆家两天就水土不服又吐又拉,爸妈心疼孩子,让我们等孩子大了再回去,但在年三十的时候还是给孩子发来了压岁钱。
凌晨12点的时候总会听到迎新春的鞭炮声,第一年在婆家过年的时候没有听到,今年在义马又听到了。
初一的时候,总有一群起的特别早的堂哥弟姐妹到我家去拜年,那时候我总是还没起床。后来,我们就决心也要早起,而他们也没起那么早了,刚好能赶到一起。他们给我爸妈拜完年后,我们就一起到爷爷奶奶家、其他叔叔大娘家去拜年。这样的拜年总是以大家庭为单位,要是早上一直在爷爷奶奶家待着,就会见到一大家一大家的一起出现在爷爷奶奶家。路上也总是会遇到到各处去拜年的家庭大部队。
奶奶走后,爷爷轮着住在几个儿子家,大家也都更加珍惜起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亲情愈加浓烈了。从此后,每到初一,爸爸他们弟兄七个大家庭,还有姑姑一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后来,爷爷也走了。初一给爷爷奶奶的拜年,变成了到墓地给爷爷奶奶上坟,每家都准备好各种好吃的,好像他们真的能够吃得到似的。上坟同样是聚在一起去的,上完坟后,整理好心情,又会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不能因为老人不在了而减淡了弟兄们之间的感情。今年,亦是如此。
过年还要走亲戚,爷爷奶奶家的亲戚由爸爸弟兄几个轮流去走,记忆中是爸爸去的次数最多,每次回来都等在奶奶家,回来后肯定会给我们发好吃的。弟弟跟着去过几回,还赚了压岁钱回来,羡慕得不得了。
上一年的春节,在婆婆家度过,跟我们那里是不一样的。年三十晚上要吃饺子,年初一还是饺子,仿佛过年就是吃饺子的。然后,先生带着我到处去转着玩儿,没有正式的拜年仪式,年味儿似乎淡了许多。过了初二,年仿佛就过完了,而我们家里,一直到初七初八还在走亲戚呢。
而今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异乡过年,年味变成了别人家的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