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电影「颁奖季」。
所谓「颁奖季」,对于国内影迷来说,大概就是圈出一票或优秀或极具特色的影片,撩拨一番无可消除的心头邪火,而后叹口长气,默默加入待看片单,捂脸,等资源——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注定是无缘在影院看到片单里的大部分电影的。
然而,在今年「颁奖季」大放异彩的热片中,有一部恰好正在国内影院上映。
《血战钢锯岭》。
我强烈建议你们去看看,不仅仅是因为影片本身质量极佳,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影院得睹这样一部几乎保留原貌的不那么商业化的进口影片,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了。
《血战钢锯岭》,片如其名,其故事背景乃是一场激烈的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攻打冲绳岛,意图以之为跳板进军日本本土,胜败结果将直接决定太平洋战场局势,为此,美日双方寸土不让,不遗余力投入大量兵力。在此番激烈的战斗中,日本方面共有超过10万名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盟军遭受的人员伤亡亦超过8万人,偌大一座冲绳岛,俨然成了留学漂橹的人间炼狱。而影片呈现的「钢锯岭之战」是「冲绳岛战役」的焦点之战,即使冠以「血战」这样惨烈的形容词,也不为过。
故事的主角,「前蜘蛛侠」加菲饰演的美国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史有其人,因为对于基督教信仰有着异乎寻常的坚持,拒绝带枪上战场,在「钢锯岭之战」中却凭一己之力救下了75名同袍,立下了无数带枪战士也不可企及的彪炳战功。
电影的导演是梅尔·吉布森。很熟悉了,在那部他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中怒吼着「Freedom——」的威武雄壮汉子。
不过,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他已经成了一枚——海狸。
据说这部电影的剧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成型,但是因为梅尔曾经在酒驾后对于犹太人的不当言论,得罪了操着好莱坞生杀大权的犹太人资本,延宕十年才得以制作完成。所以我们发现这部电影带着穿越历史尘埃的“古典气息”:乏人问津的电影类型(想想有多久没有看到战争电影了,你说什么?《百团大战》……),一以贯之、高度写实的血腥残忍的电影风格以及——我都觉得有些“一根筋”的剧本。
现如今的电影,主题指向上,往往追求含蓄化和多元化的表达(如前段时间上映的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看完电影够咂摸半天,甚至一个解读分歧就可能引发朋友反目,夫妻分铺。而《血战钢锯岭》这样,一上来就脱裤……我是说线性叙事、几乎没有闪回,一部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明面上的实诚电影,简直是这个时代的珍稀品。但这种故事构架又特别适合电影主题表达,几乎有种寓言的意味了。
电影主题很简单:信守信仰。
而这部电影,如果说他对观众有所期待的话,那绝不是为了灌输传达这一主题,而是为了唤醒早已根植于我们心中的信仰的本能。
是的,信仰是一种本能。
谁人不曾虔诚地信仰过,信仰天上必定有位慈垂眉慈目的造物主为众生忧怜祈告,信仰人与人四手交握便能换心相交,信仰人世跋涉艰险但心怀善念总会有天使伴左、煦日加身。
只是如今,许多人都遗忘了,所以电影试图去「唤醒」。
最直接的「唤醒」,来自影片的最高潮段落:一夜之间,军医道斯在战场上救回75位战友。这一基于现实的情节是全部电影文本构建的核心,它昭彰地展示了信仰的力量——永葆虔敬之心,终见柳暗花明。
影片中,梅尔·吉布森极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钢锯岭战场:圈下农场炸毁后重新布景,启用可以在演员身边无伤爆炸的技术,以及血飞肉绽的爆头断肢场面特写,极言战场如鬼火尸场,修罗地狱。
唯其真实,唯其残酷,当观众看到赤手空拳的军医却能毫发无损,健步奔飞时,才会认定,这一定是圣光庇佑的神迹。
其实相比于战场部分,主创们有意为之的高潮段落(道斯一遍遍重复「once more」那一幕,真是赚人热泪啊),更打动我的场景反而在影片前半部分中。
道斯在参军后却拒绝佩枪,这一坚守信仰而发的行为使得他陷入了难堪的境地:战友冷嘲热讽、拳脚相加,上司有意刁难乃致以「违抗命令」罪名将他送上军事法庭,就连来探监的未婚妻都妥协性地提出,何妨「举起枪来装装样子」——追逐信仰需要现实作径,但这一回,信仰指引的方向,现实却已无路可走。
信者道斯,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他的答案:「如果我不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如果没有信仰,那该怎么和你共度余生?又怎么能给你最好的我?」
信仰是我的本能,是构建人生的基座,是深埋于胸口的礁石。
人世川流过,礁石不曾挪。
这就是电影中最打动我的场景——即便是确有其事的改编,战场与军医都与我生活的世界有些遥远,而道斯在信仰与现实冲突之际的摇摆,才真正能引发共情。道斯的故事如此传奇,以至于我们不禁认为那是神迹的显耀,而他在信仰与现实之间犹疑那片刻,我们得才以窥见人性的脆弱,唯其脆弱,所以当他做出那一个「知其不可而为」的决定之时,才更令人动容。
——其实,老直男梅尔也未必有看上去那么实诚,他在电影里还埋了一条暗线。电影取材于真实,多少限制了情节的发挥,但是其中删减编排的功夫用心很深,你看道斯的人生轨迹:确认信仰、不被理解、接受审判、施医救人、进入炼狱,几乎与《圣经》中记载的耶稣的经历暗合。(我并非是基督徒,说错了望轻喷)。这种暗示还体现在镜头运用上:在救下75名战友之后那一夜,道斯回到驻地洗澡,清水冲泄而下,涤尘洗垢,有种「洗礼重生」的意味;而在道斯被炸伤腿,他躺在担架上被绳索吊着沿着钢锯岭缓缓下降,天地高阔,几乎有种天使般的圣洁光辉了。
人啊人啊,脆弱如纸,坚定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