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与梦想

沉思与梦想

                      ——从失眠到荒诞的人生

燃烧着划过天际

光线,寂灭

宁愿走向虚空,也不

掉落原野

成为一块丑石

阅读让我迷茫,但从谎言到谎言的交叉处,我发现智慧的光芒。原来,每一个写作者都在欺骗他自己,用他自己相信的东西编织一个梦想空间,然后真实,然后撒向大地,网住仰望的灵魂。

看见过死亡,想象过死亡,有关的无关的死亡敲打着清醒的我,一夜接着一夜,一天接着一天,我不知道生命的虚空在我之外还是在我之内,所以打着火,一页一页地翻找,不管是苦涩难懂的还是轻松流畅的,我进入语言,进入了另一种虚无的悲剧。七年前被死亡的虚空压抑时,我反反复复读《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后来才明白,一切对逝者的仪式、超度,其实不是对逝者,而是对生者,只有生者才需要这样的虚幻与安慰,才需要度化内心的恐惧。

那么,用切身经历去承受大苦难的人是怎样内化痛苦的呢?杜甫作为诗人是用诗记录痛苦(诗史),还是用诗感化痛苦,填补虚无(诗圣)?我能否从他的经历中找到自我安慰的内容?冯至认为杜甫具有“政治敏感,既能博览全局,又能洞察隐微……总把改善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在这样的悲剧中,虽然也间或流露出消极的、感伤的情绪,但主要的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政治热情。”我认为杜甫越是政治的,就越是悲剧的,而其政治热情越是旺盛,其悲剧性就越强,其悲剧性越强,其进入中国的历史话语就越有力量,不知道是不是该认为这是杜甫的悲剧?因为真正的悲剧是无法进入历史,虽说在《华严经》中,一粒沙子、一点尘埃和世界构成是一致的,但这滴水、这粒尘仍在时空中,对于无法进入时空语境的虚空而言,真是“可怜身是眼中人”。

哪些老面孔依旧在我梦中呈现,那么真切又那么慈祥,一点点遗憾从我心底升起,他们或是尘埃的尘埃,而我与他们同样,虽然带着他们的寄望,虽然带着种种对生活的向往,但我终于在许多必定虚空的体验中找到一种价值。荷尔德林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被救赎的希望。一旦有时空中失去存在的的危险,就一定有一种希望的光亮,不管是燃烧着划过天际的,还是静静地寥落于中天的,总可以化成一种祈祷与梦想的存在。

如果把对死的恐惧转化到对活的恐惧,是不是可以让人在琐屑中耗尽一生,在衣食方面找到一种大自在?苏武在苦寒之地活了下来,结婚、生子、挖草根、找水源、扎营子、磨刀、缝补粗布衣……一点点从头学起,一滴滴汇聚生命之源,他用琐屑的19年,换来千载传唱。虽然琐屑,但要有很多必要条件,才能成为一段历史的细节。

身无长技,口若悬河。我误以为都是知识的东西,在哲学家那里都是无聊。朋友说搞哲学的看不起搞历史的,搞历史的看不起搞文学的,搞文学的看不起拿他们作品出题的语文老师。我说我读哲学读到失眠了,有人惊讶,你真厉害,居然敢去读这东西。我不知道该不该解释——我想读《纯粹理性批判》,但是读了半天也不懂他说什么,所以就去找专家解读,结果把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读完了,处理留下一堆概念和自画的又不准确的结构图之外,更是深深地怀疑自己的智商,所以失眠了——绝对不是因为领悟了什么大道理后失眠的——这是捡起笔记本,把读《北溪字义》时画的那些关于“理”、“气”、“命”那些概念的结构图,用混茫的状态对比中西思想。

邓晓芒用德国哲学这把利器把“四大名著”中的关公、贾宝玉、唐僧等杀个片甲不留,又把张贤亮、王朔、张承志、贾平凹、韩少功、张炜、莫言之流批得体无完肤。当然,这只是表象而已。深层的地方在于,他把许多人以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捡出来挨个审视,如果他的分析是对的,那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当成传统文化核心部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诚者天之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等等,如何去安顿千千万万幼小的心灵?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识引导,主观上善良的意志很可能会导致恶劣的后果。邓晓芒釜底抽薪,把儒道释的根挖出来分析,寻找其共同的成分——返回幼稚。由此否定了其后与道德有关的知识,并认为历代的恶都来源于这种纯洁又无知的意志,在其各自逻辑严密的分析中,我恍惚、恐惧,真的担心这么多年的教学在残害学生的心智,后来发现,那些学生原来没怎么听课,我便欣慰不已。再仔细想想,其实邓先生带着哲学家的偏见去分析的,我又何必当真?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把各种文明分类分析,综合与其相关的地理、气候、资源、历史等原因。费孝通《乡土中国》从实际伦理出发,将历史中的中国与土地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邓先生越是集中的论证,就越是背弃综合的要素。潘知常说:“逻辑的约定和建构变成了历史的描述和说明,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逻辑的自足,相反却陷入二律背反的悖论之中;本体论自身也走向了非历史性、非敞开性和非自足性。”

没错,儒道释同出于“无”,所以形成一种“乐感文化”,总不能深入到人性分裂处寻找痛苦,而中国的历史又是漫长的愚民史和饥饿史,所以此岸的欢欣与悲苦都被秩序化、程序化,所以此生的存在就是物化与漫化。我无法否认这种“以一个确定的不容怀疑的价值无我为对象”的悲哀,但“道”在朱熹那里的概念应该和原初的概念有所不同,读《论语》、《孟子》时的那种不断充实自己、向往光辉的感觉,应该和邓先生所概述的不一样,孔子既是行动的又是评价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审美的,既是妥协与自欺的又是执着与乞灵的。所以,孔孟的实践,应该当成一种审美实践来看,“它使世界发生一场翻转,使意义进入改造自然推进文明的进步的虚无之中,使人们在生存状态的种种荒诞、虚幻、疏远、离异、陌生、空漠、失落中,与生存意义相遇。”

因为“实在”,所以找不到“物自体”时彷徨痛苦,最终因为找不到可以照进灵魂的镜子,德谟克利特刺瞎了自己,这种只能悬空位置来虚拟上帝的哲学何尝不是一种盲目的绝对?经验世界之外、现象世界之外的纯形式,真的可以让“自由意志”决定是非吗?出于这种意志的自由,出于自由的道德真的算是“自律”吗?孔孟至王阳明的思想真的纯粹出于经验世界吗?这种强调感同身受的思想真的只能是“他律”吗?因为“空无”,所以“观照”,中国思想从“无极”而“太极”,不正是强调融入大化的整体观吗?在整一的世界中寻找美的存在难道不能算是尊严吗?孔子听天命,其实是听“我”心,这个“我”难道不能算是独立的人格吗?“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孔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难道不是在实践人格的尊严吗?如果打破了历史编就的相信,“被抛入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之中的畏”,又能让世界怎样?

知识注定成为一种虚空,只有思维方式自己肯定自身的意义,只有审美的活动可以让生命找到自由、超越、提升、协调、安顿。难怪乎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大家都成了人瑞,而那些金刚怒目式的批判者终将难于接受“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故事。

除了生死,只有爱情才能成为文学的母题。文艺复兴最引人注目的内容,都与爱情的产生于破灭相关,中国当代文学的力量,也来自“爱情主题”,但未必是爱。其实,爱情是一个让人绝望的话题,谁要是认真探索,谁就注定用死亡来告别(或是哀莫大于心死),那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营造一种爱情是甜蜜的谎言,而生活在有爱、无爱之家庭中人,只有自己默默地回忆、感受,极少像小说中那样极端地冲破藩篱。

谢林说:“没有审美感,人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富有精神的人,也根本无权充满人的精神去谈论历史。”爱情是另一种历史,是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更是人格长成的历史,变异的爱情与不安的灵魂有关,更与不完善的人格有关,有时虽然是对外界力量的反映,更多的是对人内在力量不稳定的反映。所以,我认为毋宁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爱情。彼此之间,能爱、并明白自己对于彼此的独特意义,故而能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也能不停地从本质上丰富自己,使自己有足够的知识自欺,也有更广泛而多层次的立体生命,这样才能从彼此之间找到一种密合的平衡。毕竟“爱情本身患有残疾啊”,每一个人的爱都有缺陷,每一个人都在很大程度上苟活一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早期“爱”字难于出口,而转换成“我会对你好”这样一种稳妥的说法。

孤独是人的本质,正因为孤独是存在的本质,是每个人从琐屑的生活中重新确立自己的起点。两个孤独的灵魂,如何一同笨手笨脚地迎接生活中的纷繁错乱,一同鼓励彼此耐心面对世俗的千篇一律,一起创造共同的纽带——记忆与美好,就是一种理想的婚姻。那种充满危机感的,到处是屈辱和深渊的,是小说对世俗社会的嘲讽,更是对世俗人心的教育,叔本华劝告人们不要读爱情小说,而自己一辈子不愿意在女人身上花一点点耐心,不知道是不是把这些看的太透,而又对自己的孤独有足够的自恋。这个时候,传统的忍让与包容、克制,难道不能算是一种理智的结果,算是对爱情的道德吗?

爱情是两个人互相鼓励下的共同成长,而不是在彼此身上寻找刺激、兴奋、依赖、麻烦。既然角色早已定好,为什么不能借此修炼自己的演技?

精神的创造一定要有独特性,只有单独完成的作品才具有完整的灵魂。天才的设计才是不朽的,那种迷信团队与妥协的工作,只能是政治原则与搬砖。所以迷信别人修改可以变好的文字,一般没多大价值。

吕祥虽然在《希腊哲学的悲剧》中猝然以“因为荒谬我才相信”结束了全部割裂状态带来的痛苦,但晚年也只能承认当时作出的决定,此一时彼一时,彼时的思考有其独特性,此时如果想调和自己以前的思考,也如此的无力啊。自己对自己尚且无力,对别人的写作又能如何呢?

许多问题只能用“不断复颂”来表达对“生活本身的欺骗”,那么一个人孤独地写作,也就无非在编造属于自己的那个可以相信一生的谎言。许多人虽然在创作上不断地成熟,但其总是绕不开最初那个朦胧地表达出来的思想,往往不过是细化并阐释,或者清晰化并补充而已。所以,鲁迅的《补天》可以当成是《故事新编》其他故事的总起,《狂人日记》可以当成是《阿Q正传》、《祝福》、《故乡》等小说的总目。写作的过程为什么只是为了画一个体面的圆?因为自己在最初作出了决定,自己虽然不明白最初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但那时一种意志的自由选择,是一生中最值得自我欣赏的部分,因为相信,所以坚持,越是坚持,越不敢放下相信,直至疲惫、死亡。

写作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一张网。用计算机为什么可以快速地绘制出一个作家的精神坐标?因为每一个作家都固定使用他为自己编织的语言之网,西方学术论证看中书末的“检索”,其意义可想而知。在自己网住的世界里,作者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自由感”,那种“在自己和自己之间既拉开距离,又保持同一的体验,正如一个演员在感到自己既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又不失分寸地感到自己还是自己时,才进入到最自由的艺术境界一样”的感觉,就是写作带来的最大幸福。

所以说,人为自己设定价值,每个人就是他自己的目的,“人是价值存在,而万物只是自然存在。”在对自己价值方面,中西方何尝不是殊途同归?而对万物方面,西方将其客观化的科学态度,固然是值得学习的,而我们习惯性地将之“齐物”的那种“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态度,也是很有价值的。“人类改造自然推进文明的任何一点微笑的进步,都可能令人痛心地竟以人性的泯灭、自我的牺牲作为代价,而且,这种进步越是巨大、全面,这种牺牲就可能越是沉重、惊人。”所以,老子那里“弃圣绝智”的反智态度,从没有真正阻止人发挥改造自然的“才智”,有的只是一种警醒与批判而已。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老子的立场如此之坚定,庄子之态度如此之决绝,正是为自己设定的历史目的而辩护的最佳姿态。

假期让我回到自己。这个寒假我终于回归到专注阅读、沉思生活的状态,虽然导致了失眠和昏乱,但体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否定,有慢慢把自己从泥淖中拔出,用烂泥来洗涤,或者比用清水更有意义,比较模糊处可以光滑如一,不见伤痕与结痂。所以我不敢继续追问自己自以为有意义的意义是什么了。

景祥于丁酉岁末。

相关的阅读书目

冯至,《杜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0月

吕祥,《希腊哲学的悲剧》,中信出版社,2016年10月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6月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邓晓芒,《人之境》,作家出版社,2016年10月

邓晓芒,《灵之舞》,作家出版社,2016年10月

邓晓芒,《灵魂之旅》,作家出版社,2016年10月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

朱良知,《<二十四诗品>讲记》,中华书局,2017年11月

劳埃德著,迟志培译,《认知诸形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78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45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702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29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45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7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8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7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55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85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35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93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6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54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3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