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正月十二是姥爷去世三周年的日子,按照乡下的习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纪念的。春节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工作忙就不要回来了,人已经没有了,这些事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省的耽误时间来回跑……”来北京这12年的时间里,陆续经历了家里三位老人的离世,奶奶、姥姥、还有姥爷。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的背上长大的。从小就住在姥姥姥爷家里。从出生满百天起,一直到七周岁上学,和姥姥姥爷整整过了七个春节。思念之切!感情之深!
姥爷和姥姥一辈子没有生养过一儿半女,母亲和舅舅都是他们抱养的。印象中的姥爷一生性格温和,也不爱出头,从不与人争辩计较,一辈子没和人吵过架,红过脸,遇事老为别人着想,生怕人家说自己一点不好。当年姥爷是榆次火车站的车辆调度员,听说当年的一场叫做“六二压”的运动,被迫从单位回到现在的村里劳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运动的结束,当年和他们一起受到运动影响回到农村的同事们都开始忙着托人找关系,最终得到平反,都陆续回到原单位,退休后拿着退休工资,享受着各种退休工人的福利和待遇。也正因为姥爷默默无闻的性格,最终还是没能再次走出去,一辈子留在了村里。
姥爷姓侯,当时在村里称得上是大家族,据说家里开过小买卖,卖过烧饼麻花,经济条件不算太差,所以上过几年私塾,能写会算,回到农村后在当时村里办的砖厂当过几年会计。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姥爷写的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小时候过年,家里贴的对联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也不多,于是每逢腊月,姥爷家里的衣柜上便堆满了家家户户送来的红纸,请姥爷为他们写对联,我的工作就是帮着姥爷摁纸、摆放、晾干、然后再按照每家每户整理收起……
姥姥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从小就没了父母,靠家里的大爷大娘拉扯长大。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嫁给姥爷以后,也耳濡目染地认识一些字。姥姥爱听戏,尤其是山西梆子(晋剧)。由于当年跟着姥爷在城市里工作,所以能经常去戏园子里听戏,当时在我们山西有一位可以和豫剧大师常香玉齐名的,同样受到过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须生大师叫丁果仙,人称“果子红”,记忆中姥姥总是和我提起当年在某某戏园子听过“果子红”的戏,就像现在看了一场刘德华的演唱会一样骄傲。我小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所谓的“儿童文学”,我的睡前故事便是姥姥给我讲各种戏里的故事。什么《白蛇传》《杨家将》《空城计》等等。
姥姥一生很要强,性格倔强,甚至有些固执,她认准的事情谁都无法阻拦,好多事情现在想来都无法让人理解。一辈子不吃肉、不喝奶、不吃药、不拍照……甚至亲戚朋友买来的饼干蛋糕和养鸡场买来的鸡蛋都不吃。一辈子只拍过两张照片还都是和别人的合影,直到今天,家里祭祀用的遗像还是我从当年的合影中剪切出来的。1997年的时候得了脑血栓,拒绝吃药,在炕上一躺就是十年。
姥姥和姥爷对我的疼爱甚至超过他们自己的子女。我们8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家庭条件还不算太好,不像现在的孩子各种各样的零食都吃腻了,想吃什么可以随便的买到。记忆中姥爷家里有一口小木箱子,那个时候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送给他们二老的各种糕点水果都锁在那个小箱子里,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攒着分给我和弟弟妹妹们吃。我从小学到初中的这段时间里,姥姥一直都在村里火车站的职工食堂给工人们做饭,每个月能领到八九十块钱的工资,于是经常的还会背着父母偷偷的塞给我一些零花钱。
后来我去了太原上学,于是和他们聚少离多,那时候姥姥已经瘫痪在炕上不能行动了,每次放假回来的时候,姥姥虽然自己不能动,但他总是让姥爷到家里来喊我去他们家里,然后躺在炕上指手画脚的让姥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生怕我在外面吃不饱。
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从太原到了北京,回家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每次回家之前总要在超市里转悠半天,由于姥姥的“挑食”,我不知道还能买些什么给她吃,每次都是那几样:蜂蜜、香蕉……直到姥姥去世。
姥爷比姥姥大六岁,但最终还是走在了姥爷的前面。姥姥去世以后,为了照顾姥爷的情绪,我和母亲把姥爷接到了我们家里,在那最后的几年里,应该是姥爷一生中过的最平和的日子,他不需要再劳动,也不需要照顾患病的姥姥。
直到三年前的春节期间,当时姥爷已经昏迷好多天了,整个春节一直在睡觉,直到母亲和我说姥爷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初五准备离家的时候,我再次去看他,姥爷躺在那盘老土炕上,微闭着双眼,已经感觉不到周围来来去去拜年的人们,我知道,这或许是我最后一眼再看他。
如今,二位老人已经离开我多年,然而我还是经常会梦到他们。在梦里,他们有时精神矍铄,有时患病在床。每次回到那个老院子,走进那个老窑洞,摆设布局和原来相差无几,然而我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他们已经不在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此,我和母亲不用再为他们的疾病和痛苦而发愁,当我每次离开家乡的时候,也再不需要跑那个老窑洞去和他们告别,我挣了钱买了各种好吃好喝的也不知道该给谁送去了!顿时热泪盈眶,放声痛哭啊!
外孙:韩晓亮 痛泣叩首
2015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