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里面讲,君子慎独,是说在面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言行思想保持谨慎的态度。然而抛开修身养性之外,我想说的是,孤独正在慢慢的演化成一种现代文明的亚健康现象。倒不是说反对孤独,丑化孤独,而是孤独给人带来的心理压抑,自由却无归属感。个人认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处于被动的孤独的状态,很多精神疾病和行为都是因孤独引发的。
人终究是社会动物,有着与人交往和交流的需求。有事情做的时候比如在工作的时候还好并不会觉得特别孤独,休息放松的时候这种孤独感就会格外明显,这种孤独感相对较浅,可以理解成有人陪伴或共事即可。
而另一种孤独感,却源自很深的心理需要,源于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这种孤独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填平的,需要的是一个人属意的那个人才可以,比如自己的父母,亲子,或者爱人。
若一个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亲情呵护,在一种冷漠的亲情关系里面长大,有的人之后大概率会把一切都寄望于爱情,可是爱情又怎么会是有求必应的,这里面的难度恐怕比亲情还要难。很多人把找寻爱情,视为找到优秀的另一半,获得切实的利益,给自己一个保障。把爱情沦为功利性的工具和性欲望的宣泄途径,但现实中普通人大概率只能寻觅到普通人,而优秀的人也同样在挑选,挑选之后,相处又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导致很多人最后放弃对爱情的寻求了。
我觉得人要先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或者亲情关系,而后才能向外扩展发展伙伴关系,否则发展伙伴关系时,很容易模糊边界,也难以从伙伴身上寻得想要的慰藉。一个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的人,对于他人有心理防线,在防线内的自己就觉得很孤独,但出去这个防线又会觉得不安,渴望有个人能走进这个防线陪伴着自己。可是这件事并不好落实,因为这个世界有他运行的规律和现实,若一个人身上没有什么闪光点,或者没有被人发现有什么闪光点,则大概率不会引起他人的重视和关心。
人需要更多的向自己求助,自己学会和孤独这份情绪相处。或许真的,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伙伴,在清晰的了解了自己之后,然后再在千万众生里面寻找机会,觅得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