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在日记中描述一种感觉,“这是一种真实世界在唱歌的感觉,是一种由可栖居的世界中的孤独与静默触发的感觉”。
起初,我并不是很理解,但是后来体验的多了我就懂了。这是一种在四周建起高墙的恐惧,是一种在喧闹声中蜷缩在一脚的羞耻,这是我们深感无能为力的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慢性疾病
12月份我读到一本书,奥利维亚的《孤独的城市》,每每看到与孤独有关的字眼的书籍我总要给自己备一本,起初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再到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将孤独看做是一种常态,是生活中每每会感受与发生的事。
因为我习惯了孤独,将这种感觉与每个月必有那么几天的姨妈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不自然的心理的绞痛,也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悲伤,直到《孤独的城市》彻底颠覆了我对孤独的认知。
我们生活在钢筋刺骨的冰冷城市,有喧嚣四溢的地方也有月黑寂静的夜,每个窗户外都有一只窥探的眼睛,每一座高墙内都有一具孤独的心灵。
“孤独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慢性疾病”,原来我是生病了,慢性且难以根治的,就像慢性中毒的性质,但我却不自知。
孤独如同抑郁,相伴相生
我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工作,是个糕点师。
他在我的朋友圈内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资源库,我们最常见的聊天模式是这样的:
我:“在吗?”
他:“嗯”
我:“我想要一个多兰导演的影片全集吧”
他:“哦”
可是,我总以为这是他的性格使然,直到有一天他主动找到我,说他想让我录一期节目是关于他的故事,许是前几天他在我荔枝上听到了我向听众征集故事,我的诧异丝毫没有打断他的自述,这次他换做了语音。
弱弱的声音那头弥漫着有些忧伤的情绪,他对我讲起他有轻微的抑郁症,看来许多的心理医生都无济于事,他离开家到上海工作就是不想在家里沉浸在无法自拔的痛苦中。
他以为新的工作可以对抑郁症有所好转,但是,他在这座没有亲人和朋友的大城市中,就像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牢笼禁锢了自己,也将黑夜锁在了里面,他不喜欢拉开窗帘,不喜欢和同事下班一起吃饭,就算是网上交流也尽可能的用一个字解决。孤独感总会在夜晚悄然而至,失眠接着就会赶来。
听完他的所有语音,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语言安慰,也不知道如何鼓励面向美好的生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孤独感不会因为群体而消散
我是白羊座,大家常夸赞的那句乐天派说的就是我,他们说我可以没心没肺的笑,他们说我可以和很多人玩在一起,他们说我的热情很有感染力,他们不知道,我也有想哭的时候,怕黑的时候,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
我不喜欢逛街,因为不习惯人多的地方,害怕逆着人流的方向前进,每次遇到一大波“僵尸”向我涌来,我会选择站在原地不动,假装别人看不到我。
都说“孤单是一个人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觉得正中了下怀,狂躁、喧闹都是为了假装我很好,假装很开心,但是,在还未散场的时候心已经待着了自己高墙里,这样可能会有些许的慰藉。
当奥利维亚意识到,孤独是一个熙来人往的地方,它本身就是一座城市。那时我也已经意识到了,只是我们为这座城市编织了许多虚幻的梦境,也因此成为所有人的困境。
【我不写矫情的文字,只想剖析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