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先生的小说《草房子》,部分章节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题目为《孤独之旅》。
主人公杜小康是一个小学生,因为家庭负担,不得不休学,跟随父亲去野外放鸭,踏上了孤独之旅。
(一)杜小康有哪些孤独?
第一,不能上学的孤独。
即使在到达芦苇荡一段时间以后,“面对炊烟,不再恐慌”,杜小康可能已接受现实,但是他在梦里哇哇大哭。这是幼稚,还是不可忽视的上学梦?
第二,离群索居的孤独。
杜小康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社会性环境,身处芦苇荡,他感到芦苇丛像“重重大山”“压过来”,无边无际,他被抛在这个没有人烟的陌生水域旷野,无法逃走。唯一相伴的父亲,与杜小康相对无言。
第三,过早独立的孤独。
一个小学生,被要求放下学业,分担家庭经济债务,甚至成为还债和养家的主力。家庭重荷带来的恐慌和无助,不能不说是对一个少年正常成长的伤害。
第四,温情缺失的孤独。
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生活中,做梦梦见母亲,喊出:“我要回家”,这是他被压抑的亲情需要。
(二)杜小康前后有什么变化?
《孤独之旅》主要以鸭群来隐喻杜小康的状态。
最初,杜小康哭哭啼啼不愿意,无奈无助,好像鸭群,被“赶”着“奋力前行”,也暗示命运赶着这对父子往前走。
到后面,暴风雨之夜,父子俩要寻找失散的鸭子,父亲反而慌了神,杜小康却镇定得多。最后,鸭子下蛋。小说想籍此暗示杜小康经受住了孤独和磨难,变得勇敢、有担当。
简言之,小说希望通过放鸭促成杜小康成长。
(三)什么导致了杜小康的放鸭之旅?
第一,这是一场人为的连环灾祸。
父亲杜雍和在酱油里掺水。他买了一大船货物,过于兴奋喝多了酒,发生撞船沉货事件。
在《孤独之旅》结尾雨过天晴,鸭子下蛋,不久鸭子吃了人家的鱼苗,必须赔偿,磨难又一波来临,让杜小康沦落到校门口摆摊叫卖。杜小康的人生,继续波折坎坷,而这种种,祸起其父。
第二,弃学放鸭,是没有担当的父母决定的。
因为杜小康母亲身体健康,夫妻俩完全可以拟定一个长期的还债计划。现实还没有紧迫到必须让孩子辍学的程度。杜小康放鸭,并非唯一选择。但是,曹文写“只好”去放鸭,这表面是杜小康的无奈,我看到的却是:父母没有担当。
小学生杜小康哭闹,抗议,不得不跟随外出,逐渐接受失学的现实。后来,他独自在暴风雨之夜寻找鸭子,小说写他:拼命去追鸭子,“嘴唇发紫”,他在认真做事:养鸭,护鸭。
这份认真和勇敢背后,是杜小康在承受!令人心疼。
(四)他的父亲做了些什么?
一给耳光。
听说要弃学放鸭,杜小康抗议:“我要读书。”父亲给了一记耳光。放鸭是父亲逼迫的。
二发脾气。
“等杜小康做梦梦见母亲,大哭时,父亲才不再乱发脾气”。
三冷处理。
“沉着脸”,“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
四空许诺。
刚到达人迹罕至的芦苇荡,父亲许诺杜小康:捡芦雁的蛋、逮兔子。可惜,这些陪玩的事情,没有一样兑现。
也许父亲自顾不暇,他也试着向儿子保证让其“无忧无虑地读书”,但是,整体上,他处于暴力、无为、失语状态。这个放鸭之旅,父亲对儿子毫无心理上的建设。这么说来,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也算名副其实。
父亲既是这场磨难的始作俑者,也是儿子经历磨难时段的精神缺席者。对儿子而言,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磨难。
如果一定要找杜小康的精神导师的话,就是这片芦苇荡,有时像大山包围,有时充满了清香。这份清香、孤寂,姑且称之为自然的疗愈作用。显然,更多的是他的心境,决定了这个少年是感到大山包抄,还是嗅到芦苇清香。
所以,杜小康的所谓成长,恐怕主要是通过自我接受孤独和在自然中体会孤独完成的。
(五)这些孤独,是摧残,还是帮助?
按照很多人的说法,杜小康的放鸭之旅,是“在孤独中完善了美丽人格”。请不要忘记,杜小康的放鸭之旅,是被逼迫,是以丧失义务教育为代价(虽然小学教育也有各种问题)。
想想现实中的失学儿童和留守儿童,孤独煎熬,对他们是磨难,还是帮助?在孤独困苦中,能实现成长还是并存危机?
如果这样的小学生,必须要早当家。如果那一天提早到来的时候,确实要鼓励ta勇敢面对磨难和孤独,但有没有必要为磨难和孤独唱赞歌?
我们成年人,能不能努力不像杜雍和这样对孩子:给耳光、发脾气、空许诺,精神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