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少年,少年 ——《孤独之旅》与《心声》群文阅读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

                                                        ——巴尔扎克

【整合篇目】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小说《孤独之旅》和《心声》。

【教材内容】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主人公杜小康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只好失学跟父亲去放鸭,他的“孤独之旅”从此开始。在他的旅程中,首先是进入“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恐惧和无助,“还要走多远? 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时刻压迫着他幼小的心灵。到了芦荡,“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夜里“迟迟不能入睡”,大自然使他感到人的渺小与卑微。恐惧过后孤独来临,没有人交往,生活单调,无比寂寞。即使和父亲,也“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这样空虚的日子让他格外想家,然而家是回不去了。后来他和父亲习惯了孤独,既然不能“回避”,也只能习惯了。于是他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也就“不再”感到“恐慌”了。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他和父亲奋力追赶惊散的鸭群,当杜小康像大人一样地战胜了风暴,拢住走散的鸭子时,“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他的哭是委屈的哭,是激动的哭。他承受了这样的“磨难”,“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当他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兴奋地大叫,这叫喊声中有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心声》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优秀代表作之一,选自《儿童时代》。小说写了一个与凡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凡卡》,先遭老师拒绝,最后得以声情并茂朗读课文的故事。小说主要写了四个场景。场景一京京喜爱《凡卡》,要求朗读课文遭到老师拒绝。场景二中京京回忆往事,一个人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课文。场景三写他纠正同学朗读中的错误,未被接受反被嘲笑。场景四是公开课上,赵晓桢怯场,京京勇敢地举起了手,要求朗读。程老师会再一次拒绝京京吗?假如程老师准许京京朗读,他能读好吗?在没有别人举手的情况下,程老师只能说:“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出乎意料的是京京的朗读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以至于程老师请他把剩下的课文全部读完。小说虽然以京京的如愿以偿结束,但京京的命运仍让读者牵肠挂肚:京京朗读的心愿实现了,但他的生活呢?等待他的是什么?是凡卡那样吗?一种淡淡的牵挂令人回味无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整合思路】

1.成长的孤独。

                    杜小康——荒野中的孤独

        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他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和父亲一天一天地放鸭,倍感寂寞,而且连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的表现,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 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社会,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迷茫和痛苦,这就是孤独的折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京京——人群里的孤独

        李京京从小跟爷爷在乡下长大,与妮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内心已经认同了纯朴的乡村文化;而回到城里后,没有得到美好的父爱和母爱,因而与父母在思想感情上格格不入;父母吵架,自己遭打,更使他与父母貌合神离,他整天梦牵魂绕的是过去的生活,乡下的爷爷和朋友。在这个城市里,他是格格不入的。没有朋友没有伙伴,即使在人群中也是形单影只。他嗓子沙哑,程老师不让他读课文,给了京京不小的打击。好在京京并不是那种脆弱的孩子,他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受嘲笑,本该灰心丧气了,但却在关键的时候举起了手,成为一个动情的朗读者。不过京京对成功与否并不在意,他要求朗读课文,仅仅是出于一种宣泄感情的需要。可是朗读之后呢?京京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

        两个小小少年从熟悉的环境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从有朋友到失去朋友,从温暖亲情到被忽略无视,他们都面临着人生的曲折苦难,经历着成长中最大的挑战——孤独。

2.你认为谁更孤独,杜小康还是李京京?依据是什么?

  杜小康是孤独的。陌生而又荒无人烟的自然环境,连说话都是多余的。无奈无助的人文环境,完全将他置身于一个毫无精神交流的世界里。

        李京京呢?他生活在父母身边,有老师有同学,他孤独吗?从乡下到城里,凡卡的遭遇京京感同身受。面对与同样遭遇的凡卡,他又怎能不感动?他读的是凡卡吗?不,他读的是自己。他就是那个不被同学们理解的“凡卡”!就如茨威格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文是如何体现主人公的孤独的呢?(文中寻找依据)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和自然环境描写紧紧联系在一起。(1)鸭群。有关鸭子的描写在小说中占有一定的篇幅。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越长越大,“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了,“坚强”了。“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在生活的“阳光”下变得光彩夺目。(2)芦荡。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3)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他提供了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心声》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表现京京的心理活动。比较典型的段落有: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他对朗读课文的渴望,表现纯真的童心。

  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

  后来京京长大了,妈妈说要让他到城里来上学,他就再没见过爷爷。可是爸爸妈妈总吵架,总吵架。一吵起来,妈妈总是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害怕极了。他不喜欢这个家,总是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可怜的小凡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京京也盼着爷爷哪一天来看看他。这个凡卡写的信多好啊!京京还没有给爷爷写过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子。

  这两段心理描写,写京京想念乡下的爷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京京对乡下爷爷的思念之情。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乡下小伙伴的怀念之情,充满伤感和无奈。。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万卡不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他那时才九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城里当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他伤心极了,盼望爷爷去救他,他是在恳求,在哭诉,绝不该有这样撒娇的腔调。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万卡感同身受的理解,表现他纯朴认真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京京气得要命。怎么能这么说呢?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忌妒别人。他可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被误解后的难受心情。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祯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想举手念课文却又担心老师不喊他,同学嘲笑他的矛盾心情。

  此外课文还有几个心理描写段落。这些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京京丰富的心理活动,展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京京没有知心朋友,总是一个人心事重重倍感孤独。他自尊心强、敏感,容易受伤害,但是,他又非常勇敢、坚强、刚毅,不气馁,不屈服。他孩子气,但是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他又比一般孩子懂事、宽容。也正因如此,人群中的他孤独得多么刺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少年啊少年,黑格尔说:“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因为孤独,你们坚强;因为孤独,你们独立;因为孤独,你们成长。以后的日子里,或许有更多更深的孤独在等着你们,努力吧少年!

                                  侯会芳作于十一月二十一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篇文章,孤独时共勉。 原文欣赏: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
    Scarlett_yyzz阅读 696评论 0 0
  •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草房子》,部分章节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题目为《孤独之旅》。主人公杜小康是一个小学生,因为家庭负担...
    跛足游魚阅读 1,899评论 0 0
  • 格子昨夜看小说到深夜十二点,那时室友们都睡了,依稀听见她们的鼾声。于是放下手机睡觉,不久后想起追的剧似乎更新了就又...
    墨绿月光盒阅读 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