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和初三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出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这是我在初中学过这篇文章后时隔十五六年再学这篇文章。在这十几年的光景里,我上了大学,当了老师,结了婚,有了小孩。带着这些大部分人都有的人生经验再读这篇文章时,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如果我生在当时,我会如何对待一个考中举人的邻居范进呢?
很奇怪,在我初中读到这篇文章时关注最多的是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为治他的疯病打了他一巴掌,觉得这个动作太有画面感了,读起来真是过瘾。而今天我关注最多的却是胡屠户和范进的邻居在他中举后对他态度的转变。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实在是看不上自己这个人到中年坚持科举却仅是个秀才的女婿。胡屠户随意谩骂,对着这个整天读着圣贤书的范进就说,“你不三不四”,“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处处指教范进。而在中举后他送钱,送肉,给范进扯衣襟,给范进说一些恭维的话。真真是没有脸皮啊。
最最好玩的是范进的那些邻居,课文前半部分全然不见踪影。范进去参加考试家里人饿了两三天了也没人接济,抱一只鸡去集市上卖也是无人问津。一旦中举,邻居们都出来了,送鸡蛋的,送粮食的,出主意的,跑前跑后忙乎的……真真是趋之若鹜啊。
或许你读到这里也对这些人感到十分的厌恶,觉得他们太过势力。曾经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现在的我静下心来却没有对这些人的厌恶,更多的是同情。他们真是可怜,身在那样的时代,苛捐杂税哪一样都可以给单薄的家庭带去沉重的负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要能进朱门,哪怕是当奴仆呢,也比普通百姓强吧。如果一些言辞的巴结,卑微的恭维可以改变生活的囧况,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难道胡屠户不清楚自己的改变过于突兀,难道邻居们不觉得自己用力过猛?这些和生活比起来貌似大部分人会认为后者更重要。他们哪一个不是社会底层最普通的百姓呢?文中的邻居大多是没有姓名的,都是芸芸众生。而胡屠户,大家也是以职业来称呼他,不知道他叫什么。他和那些邻居唯一的区别在于他有可以谋生的职业。他的日子应该比文中那些没有姓名的百姓好过一些吧。
那么如果能改变境况谁会无动于衷呢?而我们呢,我们也是芸芸众生,我们上班,我们领工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没有显贵的工作,没有巨额的财富,我们只有埋头苦干来换取生活列车的正常运行。我们就是那些没有姓名的邻居,在社会阶层的金字塔中处于最底层。我们开玩笑时也会说“苟富贵,勿相忘”,我们在出门办事时也需要拿捏尺寸,看人脸色。说到底,我们都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悲哀与无助,那么只要有一个可以攀附的高枝,谁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