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主义”重要?
内容摘要
事实证明,欣欣向荣的企业环境更有利于创新。
谷歌鼓励员工抽出20%的工作时间(一星期一天,一个月四天)用于那些有难度,有启示意义的“编外项目(Side Project)”。
该做法即20%主义,可以帮助员工在短时间内激发灵感的火花
在此期间,企业高管也可以借题发挥开展自己的工作。
参与人员把那些曾经启发自己,却没有实现的想法,拿出来与众人一齐讨论。
起初,参与人员会构思一个新产品的雏形。然后,众人马上以此为基础加以改进和反馈。
不要抵触“重操旧业”,但重操旧业的目的是推陈出新。
Odeo的创业团队只花了20%的精力就创造了推特。
“黑客日”实乃谷歌20%主义的加时赛。如今,谷歌,脸书,eBay,推特和领英都已相继推出专属自己的“黑客松”活动。
浓缩总结
“20%”主义
事实证明,欣欣向荣的企业环境更容易刺激创新。一些知名企业如谷歌通常鼓励员工,抽出20%的工作时间(一星期一天,一个月四天)用于开展那些有难度,有启示意义的“编外项目(Side Project)”。这便是所谓的“20%”主义,能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提供创新自由”——20%主义的实施可以使员工暂时摆脱规章制度和人员结构的束缚。而这正是阻碍创新创造的重要因素。
“点燃工作热情”——一旦员工拥有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他们便会更有激情。团队士气得到保证,产品质量自然稳步提升。
“不怕重复使用”——重复使用已有产品不一定都是坏事,关键在你能否变旧为新,变废为宝。
“更坏”亦是“更好”——一个只占据公司20%人力和时间的项目永远别奢求资金会富裕。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先快速草创一个想法。随后再循序渐进,慢慢修改。
“人员之间协调要快”——当你把一项改进措施传递下去时,团队成员应该迅速响应。主动参与谈论,提出反馈,并且鼓励“外人”提供见解。
“利用网络关系”——其实,每个编外项目都渴望成为主流。为此,团队要积极利用人脉资源,以便更好地交换信息和意见。
“欢迎外人入伙”——企业领导总是被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他们对待一个“光怪陆离”的项目有时略显烦躁。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向团队或者公司之外的人士讨教建议。
举例论证
举例一
谷歌: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20%主义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你遇到了某些麻烦,而且希望这些麻烦不会为他人造成困扰。保罗·布赫梅特是一名谷歌工程师,同时又是Gmail和AdSense的创始人。这两个由他利用闲暇之余写成的程序,每年为谷歌带来的利润总额接近100亿美元。
在2001年,布赫梅特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改善公司内部“低能”的电子邮件系统。几小时之后,他从谷歌原有的代码里截取了一段并加以改编,由此创造了Gmail的雏形。代码写完后,他旋即向其他同事咨询意见。不久,日渐成熟的Gmail引起了拉里·佩吉和谢尔盖·布林的关注。起初,布赫梅特将Gmail的目标定在,发展100民固定用户。可谁曾料想用户却接踵而至,于是他只好将其对外开放。截止到目前,Gmail的全球用户量已然突破了2亿大关。
此外,布赫梅特希望继续调整Gmail AdWords的功能——允许广告商在其搜索页面上投放广告。这样一来,Gmail既能帮助用户整理邮件,又能为公司争取额外的广告费,可谓一举两得。但布赫梅特的顶头上司却从中作梗,要求他放弃这个念头以免耽误正常工作。于是,布赫梅特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工作,而把白天的精力全部放在AdSense上。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中旬谷歌正式将AdSense推向市场。2004年4月谷歌又把Gmail公诸于世。终于,这两个20%的编外项目历尽艰辛修成正果,成为谷歌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
除谷歌外,20%的编外项目获得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
举例二
Flicker:20%的努力,造就神奇
2002年,夫妻档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和凯特琳娜·费克以及程序员杰森·克拉森联合创办了软件公司Ludicorp。拿着来自亲朋好友的第一笔“投资”,他们开始着手研发一款名为 Game Neverending 的社交类页游。次年12月,公司的资金所剩无几,而游戏却仍滞留在测试阶段,前景不容乐观。面对破产的压力,巴特菲尔夫妇决定授予工作小队以完全的创造自由。队员可以任凭自己的想法去改进产品,升级功能。
接下来的8个星期里,团队成员士气高涨,工作废寝忘食。通过修改已有代码和数据结构,Flicker,一款独具匠心的图片分享软件,初具雏形。很快,他们对外发布了Flicker的测试版并积攒了一定量的用户。根据用户反馈,他们又陆续发布一系列的新版本,引来如潮好评。不久后,雅虎宣布收购Flicker,并将其打造成了席卷全球,最受追捧的照片分享平台。不到短短18个月的时间,Flicker就成功吸金3000万美元。
追溯Flicker的经历我们发现,巴特菲尔等人巧妙运用了“转换思维”的商业策略,即公司战略放弃原有业务,集中资源建设一片从未涉及的领域或产品。除Flicker外另一个玩转“转换思维”的企业便是推特。以500万美元卖掉Blogger之后,埃文·威廉姆斯(推特创始人)成立Odeo,决定向播客(Podcasting)行业进军。然而,由于目标的不明确Odeo开局不利,迅速遭遇瓶颈。见状,威廉姆斯果断决定,要求公司上下拿出20%的“闲暇”用于开发新产品。结果大家都知道了,2006年中旬推特正式上线。两年不到,推特用户量便达到1.05亿(截止目前,推特用户量约为1.9亿),总共融资3.5亿美元。今天,推特的市场估值超过了80亿美元。
举例三
雅虎:“黑客日(Hack Day)”的兴起
Hack Day其实就是20%主义的加长版。大家伙儿抽出比如一天的时间集思广益,一起探讨平时鲜有机会涉足的问题。早在2005年初,两家小型IT公司就各自举办了类似的员工聚会——Atlassian(总计8小时)和JobSpot(总计11小时)。经过“高压锅”式的轮番讨论,职员们针对产品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久而久之,我们给此类活动取了一个新名字——“黑客松(Hackathon)”。黑客松的成功启发了查德·迪克逊(前雅虎高管)。他极力说服董事会,通过筹办“黑客日”来凝聚各自领域程序员的智慧。“黑客日”一炮走红后谷歌,脸书,推特,eBay和领英也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黑客节日。
当雅虎于2005年第一次举办“黑客日”的时候正值公司的动荡期。市场份额被谷歌瓜分,股价持续低迷。不到一年半的时间,CEO如同走马观花般换了3位,职员的士气跌入深渊。为了重新唤醒员工的热情,迪克逊把这群原本热爱创新的1000多为失意人召集起来,要求他们暂时忘记公司的规则,像敢死队一样为那些曾经渴求却又不得不放弃的工作再拼搏
一回。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把劳动成果以90秒短篇演示的形式交于公司评奖。有些奖十分严肃,而有些奖幽默十足。但无论如何,“黑客日”因此走红。之后,雅虎又相继举办了两次黑客日。到了2006年“黑客日”首次对外开放,共邀请来500位来自雅虎之外的精英黑客。为此,迪克逊特意准备了啤酒和披萨,甚至摇滚歌手也贝克应邀前来助阵。
由雅虎承办的公开黑客日好比IT界的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它的影响力远超预期,就连网络写手和行业观察家也前来捧场。凭借该活动,程序员们向世人展示了自己。此外,公司借此机会邀请顾客与员工一起互动,同样也拓展了自己的品牌。盛大的国际IT节向世人证明20%主义没有国界之分。
举例四
Off the Bus:来自赫芬顿邮报 20% 的提醒
2008年美国大选期间,阿曼达·米歇尔曾在线下组织了约有12000名业余爱好者,投身新闻报道的志愿工作中。“Off the Bus”发布的报道成功融合了业余写手的草根见解与专业记者的科班能力,成为选举日当天所有新闻媒体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身为运动的协调人,米歇尔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招揽“门外汉”的独门秘诀。该秘诀共分为5点,供读者借鉴:
1.“广撒网”——招人时,不能说公司需要什么人就只招什么人,眼光尽量放宽些。
2.“目标明确”——直截了当地告诉新人,你对他们的期待和即将安排的工作内容。
3.“保证趣味性”——第一次安排的任务要确保有趣,并配有适当奖励。
4.“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寻找可用之人。
5.”聚集精英力量”——把能力突出者聚集到一个小组中。
此外,制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友好”,目标越小效果越好。相反,在争取志愿者入伙时,目标越大效果越好。工作中,用对待专业人士的工作态度对待他们,一旦出错必须马上指出。Off the Bus报道风格看似“随意,无序,不够专业”,但其报道内容却更为真实,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贴近大众。Off the Bus也一跃成为赫芬顿邮报第三流行的新闻版块,赢得540万的忠实读者。
托马斯·凯勒:一代名厨,重新起航
2006年,著名大厨托马斯·凯勒的招牌餐厅,法国洗衣店(the French Laundry)正式被遴选为米其林3星餐厅。与此同时,他开办的法式餐馆连锁店也生意兴隆。每周7天,他的餐厅几乎天天座无虚席。为帮助餐厅流畅运营,托马斯招聘了大
约500名员工,并在餐厅内安装了最先进的视频会议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那时的他可谓意气风发,正值人生巅峰。可谁曾料想,最令托马斯怀恋的却是家乡时光。那种闲情雅致,优哉游哉的生活,那段因为没有资金因而努力烹饪的激情岁月,那些捐赠的桌椅和数不清的银制餐具。
事实上,当他决定购买位于纳帕谷一家破产餐厅时,重拾旧情的火种便在脑海里萌发。不久后,他将那家餐厅修葺一新,取名为Ad Hoc开始重新营业。这家内饰古色古香的怀旧餐厅,每周营业5天,不接受预定,不提供酒水服务。餐厅的美食均以45美元统一出售,菜谱风格以家常风味为主。出于自己的私心,托马斯故意选择这种充满童年回忆,惬意又简单的菜肴。作为编外项目的Ad Hoc虽然营业时间不过数月,但它却取得广大食客的一致认可。受此启发,托马斯决定开办仿Ad Hoc的“外卖小屋”式快餐厅。他将其命名为Addendum,一周三天营业,专职提供美味的农家便当。
托马斯与Gmail,AdSense和Flicker的成功如出一辙。他按照“黑客松”的原则,巧用顾客与员工之间的“情感契合点”,最后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0%现象
首先,不要被以上项目的规模所吓倒。记住,只需抽出20%的时间,一步一步,一点一滴逐渐地去落实。那些曾经浮现脑海之中的闪念总有一天会实现。
个人体会
所谓20%主义,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抽出20%的时间干一些“编外项目”,这个“编外项目”可能会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