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所舉及所開示差別道理,如其次第,應知建立補特伽羅。】
這個「建立補特伽羅」一共是分十一科,這十一科都講完了。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釋、分十一科。現在第三科是「結」,結束這段文。
「由此所舉」,由上面這十一段文所標舉出來的,就是每段文的第一句話;比如說是「云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羅?」、「云何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這一句話叫做「舉」,就是標舉出來。「及所開示」,「開示」就是標舉完了加以解釋,就是「開示」,開示一共有十一種「差別」的道理。「如其次第應知建立補特伽羅」,由前面這十一段文的「次第」、前後的次第,就是「建立」了這麼多的聖人的差別。
子三、所緣(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所緣?】
這個〈聲聞地〉裡面,第一是「種性地」,第二是「趣入地」,第三是「出離地」。「出離地」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第二科「略廣宣說」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離欲的資糧」,這已經講完了。這個第二科就是「品類的建立」,這個品類的建立裡邊分十七科,十七科這第一科「補特伽羅品類的差別」,第二科「建立補特伽羅」這二科講完了。
現在第三科是「所緣」。前面是「補特伽羅品類差別」、「建立補特伽羅」,這是約人說的;現在「所緣」就是修行。這個人怎麼樣修行才能得聖道?說修行的事情。修行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這修行的事情就是調心,我們的心不調順,這個貪瞋痴的煩惱太厲害不調和;現在想要得聖道,就把這不調和的心改變一下,那麼怎麼樣改變呢?第一個方法就是要有「所緣境」,要有一個「所緣境」。這是先解釋這件事,解釋這修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所緣」?這個修行人要有「所緣境」,究竟什麼叫做「所緣境」呢?
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丑二、釋(分四科) 寅一、標
【謂有四種緣境事。】
這個「所緣境」一共有四種不同。「所緣境」的事,就是因緣事。
這是「標」,下面是「徵」。
寅二、徵
【何等為四?】
怎麼叫做四種不同呢?
寅三、列
【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
下面列出來這四科。第一個是「遍滿所緣境事」,第二個是「淨行所緣境事」,第三科,第三種所緣境事是「善巧所緣境事」,第四科「淨惑所緣境事」;分這四種不同。這是列出來四種所緣境事的名字。
下邊再加以解釋,分四科,先解釋「遍滿所緣境事」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寅四、釋(分四科) 卯一、遍滿所緣境事(分五科) 辰一、徵
【云何遍滿所緣境事?】
普遍的圓滿了,這個「所緣境事」。你以此為「所緣境」加以修行,一切功德都圓滿了,是這樣意思。下邊有解釋這句話。
第一科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標」。
辰二、標
【謂復四種。】
這個「遍滿所緣境」的事,這個因緣事,還有「四種」不同。
這下面第三科這是「列」。
辰三、列
【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辦。】
有這麼四種不同。這是列出來這四種。
下邊第四科就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辨這個四種所緣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四種」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說「前二種」;這個「有分別」、「無分別」這兩種,這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異相」辨它們的不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分別影像」,先是「徵」。
辰四、釋(分二科) 巳一、辨相(分二科) 午一、別辨四種(分三科) 未一、前二種(分二科) 申一、辨異相(分二科) 酉一、有分別影像(分三科) 戌一、徵
【云何有分別影像?】
怎麼叫做「有分別的影像」呢?這個「影像」是所緣;這個「分別」就是能緣,就是你的心,你的心會分別。怎麼叫做「有分別的影像」呢?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釋,先是「標」。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標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或見或聞、或分別故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這是有這麼一個人,他這個人與佛法有緣,他或者是「聽聞正法」,就是佛教裡面有正法的集會,他來學習;這個「聽聞」實在就是學習,來學習佛法。這個前面有解釋,「正法」就是十二分教,是由佛覺悟了真理,而後用眾生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這叫做「正法」。如果你沒覺悟真理胡說八道,那不是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這個「聽聞正法」應該是大眾之中,這「教授教誡」是一對一,或者是一對二,就是少數人教授。當然「聽聞正法」,講解正法也是「教授教誡」。或者說「聽聞正法」是指利根人,就是法行人;「教授教誡」就是信行人,鈍根人。「教授」,教授他這是善法你應該做;「教誡」這是惡法你不可以做;或者這麼說。
「為所依止」,就是以聽聞正法為所依止,或者教授教誡為所依止,就是這樣的原因。「或見或聞、或分別故」,這個正法和教授教誡是在師長那方面說;這個「見聞」是在弟子這方面說,弟子是「見」或者「聞」。這個「見」就是自己閱讀也叫做「見」,或者聽「聞」師長講解。這個「見聞」是在眼識耳識說的;「或分別故」,「分別」就是第六意識了,去思惟、分別。這個「分別」這個地方,這句話還很有意思,就是你或者是「聽聞正法」、或者是「教授教誡」,然後在你心裡面再加以觀察;就從事實上,從日常生活的事實這些事情上,去觀察佛法的真理,那叫做「分別」。
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多數沒有這件事,在書本上想一想就算了,日常生活的時候不再想佛法的事情,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不用佛法去觀察。我們佛教徒少數人可能有一點觀察,多數人不觀察,但是他心裡面也「分別」;是用原來那一套去「分別」,就是不是佛法的,你原來的那個貪瞋痴的活動去「分別」這件事,而不用佛法的真理去觀察;這是一個問題,這是佛教徒不能得聖道的一個問題。而現在是說,你「見聞」去學習了,你還要去分別、去觀察;說是無常的、說是苦的、空的、無我的,你要在事實上去觀察一下,叫做「分別」。
「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於所知事同分影像」後邊有解釋。「於所知事」這個「所知事」,你所知道的事情,但是這裡邊與前面「聽聞正法、教授教誡」有關係。佛這樣開示你,開示你色受想行識,開示你眼耳鼻舌身意,這些事情也是我們的「所知事」。
「於所知事同分影像」這個簡單解釋一下;你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和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當然前五識去認識前五境這叫「所知事」。但是你前五識不動了第六意識在動的時候,第六意識所分別所觀察的色聲香味觸法,是與前五識「所知事」是相同的。我昨天吃麵條,我看的麵條是那樣的,但是今天這麵條已經過去了、沒有了;但是你閉上眼睛心裡想:麵條是那樣的。那麼你心裡想那個麵條,和你眼所見那個麵條是相同的,這個「同分」是這樣意思。
「影像」;你現在第六意識所觀察的境界是個「影像」,就像鏡中的像、鏡中的「影像」似的,像那顆樹太陽照上去,出來個影子。就是你第六意識所分別思惟的,就是前五識「所知事」的「影像」,與它相似;而不是那一個,只是那一個的「影像」,它們的關係是這樣子。那麼這就是;「影像」就是親所緣緣,那個「所知事」是疏所緣緣,這還是有點不同的。這件事倒不是一定要得禪定,就是我們沒得禪定的人,就是一般社會上的人也好、就是我們才開始學習佛法的人也好,都有這種事情,你閉上眼睛思惟前五識所知道的事情,這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這個聞慧、思慧也有這種境界,這是聞思的慧的「同分影像」。
「由三摩呬多地毘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這個不是了,這個不是散亂的境界了,這個就是有禪定的功夫了。當然應該通過欲界定,通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那麼到了色界定。這個「三摩呬多地」翻個「等引」,這個境界、這是高深的禪定裡面去觀察「所知事」,那也叫做「同分影像」,也是了。這裡邊「由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就是「定」就是「止」了,「毘缽舍那行」就是「觀」了;就是在止裡邊有觀。
關於這個「止」和「觀」,是在止裡邊觀?是在止外邊觀?這件事好像有引起了議論。其實你仔細想一想這件事,也是止外邊觀;也是在止裡邊觀,都是有的。因為我們沒得定的人,你閉上眼睛:我前五識不動了、我心裡面觀;你還是定外,你沒得定嘛!不可能是在定裡面嘛!所以這也叫做「定外」去修觀。若是已經得定了的人,他入定以後在定裡面觀,但是也難免不入定的時候也會觀的,所以這件事是通於定外、也通於定內的。可是有一件事是不一樣的,就是你想要斷煩惱非要「定內修觀」不可,你不在定裡邊你心裡面如理作意不能斷煩惱,沒有這種力量,所以說了一千說了一萬,還是「定內修觀」是最重要的,還是這麼回事。
所以「三摩呬多地毘缽舍那行」,這就是在「定內修觀」的時候,禪定裡面修觀。「毘缽舍那行」,這個「行」就是心在修觀的行動,正在修觀的時候叫做「行」。而這個時候的觀察有四種不同,就是「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有這四種不一樣,有這四種差別。
(201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