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越来越焦虑。
糟糕的投资环境,让国内一至五线城市的有为青年越来越痛苦,当贷款买车、买房之后,手握十万元以上存款的人开始困惑:钱应该放在哪里?
10%的年通货膨胀率,让定存、国债、理财等一系列安全的理财手段,都变得意义不明。其中较有实力的一拨人,开始选择海外置业。
2014年起,中国的外汇储备以每年4500亿美元的速度,流向海外市场,其中一半流向海外置业市场
这是市场用脚投票的一种自然选择,100万入门门槛可贷款,送绿卡、学位、医疗、永久产权,“高性价比”的众多产品无疑鼓励了市场的情绪,变得火热。
然而,“投资一定要找到其背后的逻辑”,这其中就隐藏着诸多事实:
高成本、高利润的行业,不存在低售价。
海外地产开发不同于国内开发,户型、建筑风格、地段等等诸多要素,都是按照国内客户接受的模式建造的,与国外市场有很大不同。虽然土地成本并不高,风险成本却非常高,基本上等同于国内客户不买账,项目就烂尾的局面。
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因此开发商把重金砸向了各类渠道(中介、分销商),佣金比国内项目高得多,还要包括考察团费用、全国范围的宣传费用,成本之高可以想象。
而之所以国内开发商还在一股脑的涌入海外,恰恰因为背后的高利润。现在国内市场,不考虑北上广深,其他成本的开发利润不到10%,与海外相比差距甚大。
显而易见,开发商成本远高于国内
,利润远高于国内,那么售价也不可能便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外项目往往都是对比国内项目定价,比如在东南亚2万元/㎡的售价,相比广州、深圳自然便宜的多,而实际本地项目只要7、8千/㎡,这也就是很多国家禁止外国人购买本地项目的原因。
潜在成本并不低。
为了提现价值,海外项目主要卖点都是:绿卡、学位、医疗、永久产权。然而,并不是一次购买终身受益这么简单,有很多潜藏细节。
比如绿卡,海外置业的同时享有绿卡权限并不假,然而之后都有居住年限、投资金额等诸多条件,对于房产在外但是本人留在国内的据大部分国人而言,绿卡更像每年享受几次的VIP权限,并没有那么高性价比。
再比如永久产权,一个国家之所以允许房屋永久产权,无非是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不高这一个条件。为了避免外国人打破本国土地平衡,允许开发的土地大多都是偏远区域、新区。
前面说过,由于购买的房价远高于本地市场,又是新区,房价上涨到实际盈利的水平,需要多年时间,并不是一买就赚的。即使房价立刻就上涨了,往往来自于海外买房客抬高市场,属于没有实际支撑的泡沫,难以兑现。
海外置业的房产与国内相比,养护成本会高得多,再加上不同名义的房产税收,后续成本并不少。
简单说,通过国人集中购买的海外置业项目投资获益,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目标是投资收益,应该购买本地二手房源。
信息不对称,沟通成本高。
一般而言,售价100万的海外房产,开发商需要向中介机构提供4万左右的佣金(还有高达10%以上的项目),而国内项目仅需支付1万左右的佣金。
开发商之所以支付重金,是因为海外房产属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产品,当地市场、土地、配套、销售流程、后续服务、各国法律规约等等,均需要中介机构提供详细的服务,才能完成一笔交易。
对于购房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后续租房、房屋修缮、转手等环节将面对数倍于国内的沟通成本,以及相应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这是购房时需要提前考虑的。
一言蔽之,海外置业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风险不可忽视。并没有宣传中那般美好,售价低,隐形成本高才是最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