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对于“整体性教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和“项目式学习”理念下的学习设计有共同之处,都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关注学习期望,产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这本书对“理解”的概念和实践也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了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得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也就是综合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积累和总结,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以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在课程和评价中实现质量控制的设计标准。
谈及本书的内容和特色,用三个词概括,即“理解”、“逆向”、“实践智慧”。它倡导的是关于课程、评估和教学的优秀设计,专注于如何发展和深化对重要观点的理解。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是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因为事实上大部分情况是那些说“懂了”的学生可能仅是凭运气理解了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师计划该如何制定,才能使每位学生都受到知识的影响,包括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有较高能力但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力稍逊的学生、具有不同兴趣和风格的学生。
既要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同时要探究“好设计”的方法,这个双重目的当然会产生一系列实际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内容又能达到理解的教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如果教材中有很多离散的知识内容,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理解的目标?在一个基于内容标准和高风险测试的时代,如何实现为理解而教?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下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1.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离散的知识与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
2.为恰当评估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了一系列的方法。
3.对那些可能干扰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的常规课程、评估和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逆向设计法,以帮助制定既满足内容标准又不牺牲理解相关目标的教学计划。
4.提出理解的六侧面理论,并探讨其在课程、评估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提出了一个单元模块,用于协助教师设计关于学生理解的课程与评估。
6.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展示了如何把单个单元套在一个更大的,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
7.在课程和评估设计中实现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套设计标准。
8.通过网络数据库,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设计案例,主张教师应该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的工作。
通读全书后,明白了其中的基本原理、研究基础和关键理念,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行动代表一切,实践得真知。其实UbD(书名英文缩写)理念并没有那么高升莫测,总结一句话就是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地设计教与学得活动。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不简单,例如基于学情,需要设计者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元认知等多方面的了解,这期间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估来完成。明确教学目标,需要设计者对学科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核心知识等全方面的掌握,只有教师真的懂,才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终为始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所学内容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以上就是我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