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单纯,放在以前,那是褒义词,说明人心底清澈,是一种高洁的品质,常形容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若是现在有人说你性格单纯,感觉总带有一丝嘲讽气息,是不谙世故,不懂人情的代言词,说直白点就成了呆萌蠢。
单纯,在年轻时也许是一种诚实的品质,成人后,想在众多繁复的社会关系中依旧保持一种单纯的心境,却是难得。一方面我们内心想极力保持这股单纯,另一方面也怀疑单纯的性格是否难以在社会立足。
孟子的“性本善”和旬子的“性本恶”看似矛盾,实则为人的一体两面。
“性本善”承认人性本身所具有的光明的一面,后期的教育不过是唤起人心最底层的善良,换句话说,“恶”的行为被推演成外界的污染,使善的本性蒙尘。如果是“性本善”,我们又如何解释婴儿为食物或是渴望怀抱而啼哭,儿童为玩具争抢,母亲天性的对自己孩子另眼相待?
“性本恶”更似原始的性,或说性本来是欲望,人性从利从乐,本没有善恶之分,然而为了在集体生活中大家相安无事,各人必须限制自己的欲望,因此在原始的本性中区分出善与恶。后期的教育便从如何维护一个和平的集体社会为出发点,进而限制人性所谓的“恶”。
小时候真的以为人和人之间理应相互温暖,相互帮助的。但成长中会有一些事情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
大学毕业后,我有一个高中的同学,久未联系,就在毕业前夕突然打电话推荐一份工作。工作待遇非常不错,职务是总经办主任,听起来这厂资产雄厚,形势一片大好。总之,各种条件都十分诱人。当时心里真是万分感激,心想不愧是同学,这么好的机会还替我想着。
那是第一次一个人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出发前,担心有什么安全问题,或是其它变故,一再电话确认,把能想到的问题都问了个清清楚楚。终于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心里倒是没有游玩的兴致,只是纳闷,怎么这么多以前的同学朋友都在这里?心中不免狐疑。
同学做了一天的导游,好吃好喝结束后,告知第二天去上课。说是新员工培训,坐到一个简陋拥挤,四壁空荡荡的所谓会议室里,听台上一位看得出故意收拾过,却挂着一身极不合身的西服前辈激情澎湃的演说,心中越发不是滋味。所谓的培训前言不达后语,逻辑混乱,目的却十分露骨明白。台下一片掌声一片呐喊,每个人都挣红了脖子,一副干革命的气势。心中大概明白怎么个事,二话不说,礼貌性等到下课,夺门而出,收拾行李,马上回去,一刻不能耽误。
后来象梦一般的,冲过重重围栏堵截,千辛万苦登上返回的列车。戏剧的是,在回程的路上,一是因为精力耗费,二是心灰意冷,在对人性抱着极大怀疑的时刻,出现了一声不吭坚持帮我拎行李的退伍军人,如今想起,还记得他弯腰的一瞬,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上,知道我还要转程提出帮买回程车票,在极力拒绝后,热心的带我到最近的提款机,并十分适宜的在马路对面等候。还记得上车后同行的陌生乘客见我脸色极差,又是倒水,又是补给,直到缓过气来沉沉睡去。
清晰的记得,醒来后望着窗外倒退的一栋栋房屋,一片片田野,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素不相识却是极大的善意,有的人相识多年却又心怀恶意?
后来成熟以后,我不再对那次的经历以恶相称。相信那位同学也并非心怀恶意,说到底,不过是自己内心的私欲。这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最低要求。从他的角度来讲,只是在选择时没有考虑一个“合理”。
荀子在对待人的欲望时,提到人不必去欲,但求导欲;不必寡欲,但求有节,以“所可中理”的心去做主宰。
善恶都不是绝对的,更像是社会的约定俗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善也没有恶。
所有人身上内在的本性,诸如安全与归属,尊重与自尊,爱情与自我实现等等都是中性的。即使是一些外在的“恶”的行为,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本性。
愤怒、懒惰、无知这些都不是恶,最多也只是个中性词,虽然它们有时会导致恶,但并一定导致恶。正因为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因些善恶永远不会消失。但是知道恶的真实面目,就会接受人的本性,就像接受四季变化,接受风雨雷电一样。在对人处事时,我们以初心示人,做单纯的人,不是会被恶所伤,而是会化解这个伤害。当所有的恶都不足以伤害到自己时,便是一种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