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情绪迷雾,实现情绪自由,大家好我是张维扬,本课程由武志红心理和看见心理联合出品。
今天来到了我们的第24课,在我们对情绪进行觉察接纳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表达情绪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不经过觉察其他的环节,难道我们的情绪就不能表达了吗?
其实情绪作为一种心理能量,无论你上不上我们的课,无论你是否学习我们所说的良性应对的方法,你的情绪总是在寻求表达,你的心理能量总是在需求流动的出口,只不过大多数人的这种情绪的流动都是行为化的,情绪转成行为或者是按照它固有的模式反复发生,有的是情节,有的是创伤。
而我们所说的良性应对之所以称之为良性,是因为它可以优化你的表达方式。
在你用这种优化的方式表达了之后,第一你的情绪会趋于平稳,第二你会理解到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情绪,第三,你还可以改变不合理的情绪释放生存的模式。
所以它的良性或者说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改变那些不良的应对模式,而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所以即便这种模式一直以来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我们还是改不了,但是良性的情绪表达绝对不容易,因为它跟我们以前习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需要反复练习。
我们在后面的好几课里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些主题展开,那么今天我们聚焦在情绪表达的原则上。
(情绪表达)的原则主要有三点。
第一,表达这个环节一定要在前面所说的觉察和接纳之后。
为什么呢?
要是没有觉察和接纳提供我们一个课题和素材,那就相当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没有跟身体连接的这种觉察,以及对觉察到的内容完全接纳,那么实际上你在表达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表达,而是在重复原有的模式。
所以第1个原则是特别重要的,这就好像我们在上一讲中提到的那位来访者,他只为自己留下三个月的生命,为自己而活。
如果他没有前面的觉察和接纳的阶段,那么他最后要表达的其实就是情绪的发泄或是压力,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看到了内在的反应系统内在的观念之后的这种良性的表达。
第二点,表达的过程中肯定离不开语言,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不能感受。
比如你在听情绪课的时候,无论你是在看文字稿听音频还是提问题,其实这些东西都离不开语言。
所有跟语言相关的都是已经被我们的意识看到的部分,但是语言和我们的感受和体验是两个领域,所以这两个领域的连接和平衡是我们这种良性继续表达的关键。
情绪的表达一方面促进了我们对情绪的意识化,另一方面促进了情绪作为一种能量的流动,同时它又显现了我们的反应模式。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有强迫行为的来访者,什么叫强迫行为呢?就是说他总是做一些反复检查的动作。比如说他出门后老是在想这个门是不是没有关好,然后他可能走出去一段距离了又回去检查,有的时候检查一次还不行还要再回去。
在这里要注意所谓的强迫行为,他一定有一个反强迫的意识,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老是去检查,另外一方面另一种力量告诉他这种检查是很有必要的。要是门没有关好煤气没有关好就会带来很大的灾难。
所以他总是神经紧绷紧张兮兮的,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应该让他如何练习对情绪的表达呢?
在他锁了门走了一段距离又想回去检查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是鼓励他回去检查,而是鼓励他开始情绪表达。
这个表达,首先是把他脑中的念头直接表达出来,比如说他担心如果门没有锁好可能会有小偷进去,那家里的东西就都没有了。同时他还有另一个念头,就是根据以前的经验多半回去检查后,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没有必要的担心而已。
再把这个念头也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后,下一步是继续用语言来锁定感受,锁定情绪。
也就是说在他有这种冲突的时候,他处于一种怎么样的情绪,或者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他可能会把一些身体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说如果这个时候他没有回去检查,他可能会两腿发抖或者觉得胸闷。
但是他把这些身体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这个能量就已经在流动了,因为语言本身是意识的载体,他一旦启动了语言,他就会逐渐明白,是他的那些观念让他产生这些身体反应。而这些身体反应会不断的消耗能量。
当他锁定在身体感受时,实际上他已经聚焦到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不断的表达,能量的消耗就会越来越低,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这次没有回去检查,焦虑水平也可以下降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水平。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操作第2个原则的时候,暂时不需要了解这个感受背后的观念。先把注意力锁定在我们的感受上,锁定在我们的情绪上,也就是说锁定在能量的部分,为什么呢?
因为最后让我们行动的是我们的能量,而不是观念。是观念触发了我们的情绪,然后是情绪驱动了我们产生行为。比如说这个来访者在表达的时候,他不需要先搞清楚他的这个强迫行为的来源,这背后反映出他的什么观念,首先要做的是阻断行为,让情绪继续流动。
这就好像孩子调皮的时候,家长生气的想打孩子,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真的去打孩子,而是通过语言表达和自己梳理发生什么事,这件事导致他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接下来就是我们表达情绪的第3个原则,既不能离开感受又不会感受所淹没。
这又怎么来理解呢?
比如说一个沉浸在抑郁情绪的人,我们这里的用词是沉浸,沉浸就有一种被淹没的,感觉他老总可能会产生一些自杀的念头,甚至他已经在想以什么样的方式自杀。
他的抑郁情绪促使他产生这些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先不管他为什么抑郁,他在当下也已经很难觉察自己的观念系统,他只是觉得很难受想去自杀,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依然用觉察当下的方法,让他尝试去表达他所觉察到的内容,这里并不是说让他关注自杀的念头,而是让他明白他是因为感觉非常难受,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去摆脱这个难受的感觉,然后让他尽量多的表达身体的反应。比如说他可能会觉得胸闷呼吸困难。
到了表达想法的时候要把他客体化,就是说要客观中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目的不是自杀,而是想通过自杀去摆脱痛苦。
大家注意这二者实际上是有天壤之别的。
在没有表达这种痛苦的时候,他会认为自杀这个动作就是他的愿望。而在做了这种表达后,他就不会被感受淹没,他就会发现这只是他萌生的一个念头,而念头可能会变的。
让他自己站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这个特别重要。
这种不被感受淹没的操作,实际上扩大了我们的意识区,我们称之为主体的客体化。
今天的这节课我觉得是特别重要的,这个重要性,并不是说我们所讲的这个知识有多么的重要,或者是他有多么的深奥。而是他跟我们习惯的原有的那种情绪释放模式或者说表达情绪的方法是很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啊,我们这种情绪表达的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有效表达情绪是不能越过前面的觉察接纳这两个环节的,也就是说觉察接纳和表达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我们在表达情绪的时候有不离感受,就是要首先去聚焦我们的感受。
第三聚焦感受的同时又不能被感受所湮没,尝试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去体会感受。
好的,其实这节课的内容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希望大家能够去反复的体会,反复的练习。
好了,今天咱们的内容就是这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