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罗胖《时间的朋友》,里面有句话说:企业要为员工的生活能力负责。里面举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说现在的公司已经不招聘35岁以上的人了。初听这句话是满满的中年危机感觉,觉得35岁,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工作的黄金期,怎么就不配被招用了。对于这个问题,人力资源的同事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他说:“人到了35岁,就不应该再找工作了。35岁,如果一个人还拿着简历找工作,把简历上的那些标准化的硬技能当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那确实就说明他出问题了。更准确的表达是:人到了35岁,就不该再用标准化、同质化的能力去找工作了。
这段话让我不禁想起身边的一个,先前部门有两个同事,一个33岁总监,一个49岁经理,总监,是不是看起来就觉得年少有为,业绩好的时候月薪百万,而另一个一个月拿着固定工资,处处受制于人,一直在寻访着合适的工作,找了里面也没个合适的。他们两个人给我不同的感觉,一个是对于新事物,新想法的激动,只要有创新的东西就跃跃欲试,无论是不是自己范围内的,都表现出了绝对的接纳,也就是跨界;另一个呢不知道怎么评价,正正常常的职场人,做好分内事情就行。还有另外一个刚好35岁的人,说起来职场也是颇为让人感叹,第一份工作在电网,第二份工作在中国移动,第三份工作是红塔银行,第四份工作是人人羡慕的公务员,第五份工作跳槽到私企,从国企,公务员到私企,经历了什么呢,据他说,这辈子都在后悔,走弯路,不可避免的看到公司裁员就惴惴不安,害怕得赶紧告辞。
这些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在告诉我们,35岁,或者更早就是人生的分水岭,平平淡淡或许最后换来的只是对于中年的恐惧,那么怎么才能跨过这个坎?
那些能从35岁困境里走出来的人,可能是因为人格魅力,能团结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勤于输出,在同行中有声望了;可能是个人视野超出行业本身,可以应对更多新挑战了。 总之,这样的人即使要找工作,要么有猎头来挖,要么有朋友介绍。他确实不需要四处投简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