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画面,有一根电线,电线内部的电子是杂乱无章的排列,如果想要打破这种杂乱,也有个简单的方法,只需要通上电,一通电,电子就会有序的排列并且传向正极。
就在我刚才也有一个画面,我接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感受到的,还有自己加工过的,其中不乏一些有密度的概念,比如写作,为人处事,专注,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事实上,它们在我脑子里就和我写的一样乱,一会这个出现了,一会又想到那个。一堆信息堆在我的脑海里飘呀飘,我也想找到一束属于我的电流,帮我打破这种杂乱的场面。
我的知识库帮我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写作。写作,它能成为可能吗?
我试着和自己交流。
写作,是一种倾诉,我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我还可以去看自己说过的话,这些都证明了我的存在。人是渴望被看见的。渴望被别人看见,也渴望被自己看见,写下了的东西会存在,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多好。
写作也是一种专注,我们专注的去组织语言,往往需要调动全部的思考,三维的画面我们用二维的文字呈现,势必需要不断整理和觉知,意思就是,写作的魅力,其实从思考写作就已经开始,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在整理,同时也在慢慢变得专注,专注本身是一种幸福吧。
写作还是一种创造。写作之前,我不知道我脑海里会写出什么样的画面,有很多想法是在我的无意识中组织起来的。《创造力》这本书就指出,一个人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一味的堆积知识是提供不了创造力的,创造往往发生在闲暇的时候。这个过程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首先是知识储备,有了储备之后,创造力会在闲暇的时候更容易萌发。我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做一些简单运动的,比如跑步,我会情不自禁的想事情,会组织出一些平常想不到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的时光是很滋养我的创造力的。作家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里面也有和我类似的记录。而写作也是这么一种状态,是能拥有思维的闲暇时光的,我写作的时候,抱着一种聆听内心的态度,思维就有了空隙,这个时候我的思维会帮我组织一些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过的观点,这很神奇,也很有趣。
通过写作,我确实慢慢变得平静,写作给了我反馈,反馈也给了我安全感,让我可以去做更多的尝试。写作的过程就像是清理内心世界的缓存,重新整理,重新输出,是输入在逼着输出,然后在这个世界,留下我活过的痕迹,和写作以这样的方式建立的链接是在告诉我,这是属于我的清除缓存的工具吧。